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自从读懂ldquo小信号rdquo
自从读懂ldquo小信号rdquo
白癜风丸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9.html
中医育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轻松了,内心变淡定了?
很多父母分享经验时,说自从能够从细节上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健康状态时,知道背后的原因后,内心就淡定了。
孩子少生病,就是减少正气的消耗,即便是天生体质弱的孩子,也会慢慢变强壮起来,因为孩子是一颗潜力无限的种子,不需要担心。
看完一遍,一般不容易记住,就当做“工具”收藏起来,关键时候可以查下。
一、看看孩子的舌苔
正常的舌苔:
薄白苔,淡红色。(新生儿舌红无苔,婴儿的乳白苔属于正常舌相。)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舌质突然变红了,一般是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变淡变白了,一般是体内有寒了;舌苔变厚了,一般是体内有积滞;舌苔变黄了,一般是体内有热;舌苔变腻了,一般是体内有湿气。
如果孩子长期舌质偏红,一般是体质偏热,要少吃伤津助火的食物。如果孩子长期舌质偏淡,一般体质偏寒,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如果我们有天发现孩子舌苔剥落,就要特别注意了,一般情况下是胃气受损了,提醒我们要好好保护孩子的脾胃。
二、看看孩子的脸部
眼部
如果孩子眼袋明显且颜色暗,一般是脾阳虚,如果是眼袋发红,一般是脾阴虚,要注意保护脾胃,选择适合孩子的饮食,阳虚的孩子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阴虚的孩子要少吃燥热伤阴的食物,要早点睡觉养阴。
有些父母会发现,孩子生病之后,睡觉时眼睛露出一条缝隙,此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了,孩子多半是正气消耗太多,导致脾胃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虽然孩子没有生病,也一定要注意多保护脾胃。
如果保护脾胃呢?文末文章推荐里会有。
鼻子
一般鼻头容易出汗,经常挂着汗珠,说明脾胃里要么有热,要么有积滞,因为中焦脾胃堵车了,气机不畅,导致水液不能在体内正常运作,就会从身体的其它部位渗透出来,要注意调整饮食。
从中医角度来看,鼻头属于脾,鼻翼属于胃,整个鼻子由脾胃所主,如果鼻头发红,或者长红点,一般是脾经有热,如果鼻头发黄,是脾有点虚。
嘴唇
如果孩子的嘴唇边好像画了一条暗色的唇线,这说明孩子体内可能有瘀滞,经常经络不够畅通,而且时间比较久。
如果孩子唇色一直比较淡,一般是脾胃偏虚寒;如果孩子嘴唇突然变很红,可能有积食内热了。
三、看大小便
正常大便是黄色,味道不太臭。
比如大便变很臭,一般是积食了;大便变绿色、变暗色、夹杂着食材,一般是脾胃消化不大好;长期大便前硬后稀,一般是脾虚了;大便变黏了,很难冲掉,一般是有湿气了。
如果孩子长时间羊屎蛋大便,最好带孩子去找中医面诊调理下,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羊屎蛋小朋友,如何爱你,才对呢?》。
比如小便变黄、味道大,一般是有内热了;小便变清长了,量增多了,一般是体内有寒。
四、看睡眠
健康的孩子,一般是一觉睡到天亮,小宝宝可能会醒来1~2次,翻身又睡着了,如果夜晚睡觉翻来覆去、夜啼、入睡困难、易醒、趴睡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提醒我们,孩子身体出现问题了。
遇到睡眠问题,具体可以查看这篇文章《孩子睡不好,背后必有深意!》
五、看出汗
小朋友爱出汗,特别是头上的汗特别多,这是因为头为人体六条阳经汇聚的地方,阳气循经汇聚于头部蒸化津液外泄为汗,所以头部较其他部位容易出汗。
孩子生机旺盛,皮肤腠理疏松,所以在运动,甚至吃奶吃饭时,都比我们成人更易出汗,特别是头部,俗称“蒸笼头”。这种出汗是正常的,无需处理。
如果孩子睡觉时,温度、被子、睡衣都适宜,一个晚上都在流汗,可能是阴虚盗汗,需要找中医稍微调理下,因为流汗过多会导致津液不足,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如果孩子流出来的汗很黏,体内可能有湿气,需要结合下其他细节,比如舌苔是否厚腻、大便是否黏?
六、看胃口
夏天到了,因为阳气外浮,脾胃比较弱,孩子有时候会表现没有食欲,偶尔一两次是比较正常的,给孩子吃点简单清淡的,或者饿一顿,让身体自己调整下,千万不要逼孩子吃。
特别是刚加辅食两三个月的宝宝,会偶尔出现无食欲,不要太紧张。
如果孩子长期对于吃没有兴趣,那么我们需要重视,必要时要带孩子去看中医调理下脾胃。
如果孩子一直吃,吃很多又很容易饿又不长肉,可能是胃强脾弱,特殊是2~4岁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贪吃的娃,你的胃可能太亢奋了!》。
母亲节活动开始咯!
优惠多多~
邀请大家逛逛~
脾胃护理阅读:
你的孩子脾虚吗?如何食疗调理?
小朋友的脾胃,最怕什么?
脾胃虚寒的孩子,如何家庭调理呢?
一起玩“壁虎爬行”,让孩子脾胃棒棒!
很简单很有爱,调养孩子脾胃!
给脾胃放假,也是一种食疗!
熬点米油,宝宝生病、脾胃虚弱最佳补品!
健脾消食,给孩子揉揉!
十道,适合孩子的健脾美食!
孩子健脾美食:八珍糕做法详解
中医育儿经用智慧守护孩子健康用绿色、有效、专业、简单的中医育儿法帮你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育儿难题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