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孩子生病,国外医生却告诉我多喝热水,果断
孩子生病,国外医生却告诉我多喝热水,果断
感谢这位妈妈的分享。这位妈妈遇到的情况,和大部分新手妈妈是一样的,担心孩子被饿到,于是不断给孩子喂东西吃,于是孩子没胃口、脾胃变差、经常生病。好在这位妈妈学习能力很强,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总结脾胃课上面的知识,经过10个月的调理长征,终于让孩子的体质变好了。大家不要被这个时间长度吓到,常年累月的体质不好,想短期内调理好是比较难的。所以日常的喂养就更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毅力,给这位妈妈的毅力和决心点赞!
调理前:
1岁9个月仅17斤,曾连续三个月反复感冒、喉咙发炎、发高烧、咳嗽。日常舌苔厚、胃口差、精神也差,走路要抱,不愿意自己走。
调理后:
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底都没有生病,4个月重了3斤、高了3厘米。精神越来越好,看到有兴趣的东西自己跑过去玩。疫情期间,全家都得了感冒,宝宝却健康度过。
曾经不懂顾护,随便让他赤脚的易病宝宝;如今出外活蹦乱跳的宝宝。
我是一个2岁2个月男宝的80后妈妈。曾因为一系列的错误,让宝宝陷入反复咳嗽、喉咙发炎和高烧的噩梦;也为此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巨大代价,奔波求医中,身高cm的我短时间从88斤狂掉肉到74斤。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乎是在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我终于迎来千里之外的“医缘”:靠着几副方子、饮食控制,竟然把宝宝调理得活泼少病、长高长肉,我也终于可以以释然、享受的心情,提笔分享这10个月的“抗战胜利之征”。
做三星汤的药材
01
被忽视的脾虚敲响的警钟
宝宝在国外出生,刚出生的时候状态良好,有6斤多、49.5厘米。
在月子里,老人家道听途说,让我天天吃肥猪肉,没吃过青菜。加上那时孩子爸不在身边,我情绪特别差,导致奶水严重不足,需要混合喂养宝宝。
前3个月,宝宝经常哭,我就知道抱着或者给他吃。他的舌苔非常厚,邻居一位宝妈还强调要刮舌苔,我抓住他,她帮忙用棉签伸进去刮,想想都觉得残忍。宝宝睡觉会露睛,手心脚心出汗特别多,现在回想起来,那已经是脾虚的表现。
02
过度喂养,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噩梦
后来回到国内,没老人在身边,请阿姨来帮忙,噩梦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当时,儿子一顿能吃一碗白米饭,胃口很好。阿姨给宝宝一天四餐全吃粥,一顿一整条太阳鱼,有时还加上一个蒸水蛋或肉饼。
从7个月到周岁,阿姨总给他零食吃,超大包的旺仔小馒头、各种腌制小吃、饼干。因为是熟人,不好意思开口,就这样随她一直喂零食。
在周岁生日的前两周,宝宝突然胃口大跌:一天只吃三口饭;奶量骤减,以前一瓶奶5分钟,这时磨半个小时都喝不完。我能闻到他口臭,生日前几天他就喉咙发炎、发烧,随后就是长达半年的胃口差和不断尾的咳嗽。
当时我以为是食物做得不够漂亮,天天看着App在厨房转,累得半夜腰痛,儿子也只是吃两口,吃饭各种哄也没用,孩子爸更是急得要骂他。
03
连续三个月,
反复喉咙发炎、咳嗽、发高烧
15个月时,我们再把宝宝带到国外去,水土不服,他一直动不动就哭,哭得我抑郁加重。隔周就发高烧,一烧就到40度,连烧几天。每次病好一点,家人就上鸡腿、汤水和鱼来补,没过几天又复发。
从周岁到1岁9个月,宝宝体重一直维持17斤不增加。出门去玩,别的孩子都蹦蹦跳跳的,他跑两步就要抱,不肯走路。
烧退后第2天就让他吃鸡腿补营养
在国外,医生不会随便开药打针,宝宝低烧3天、高烧1天,只开了退烧药,他们希望孩子能靠自身抵抗力扛过去。后来因为咳得有点喘,确诊是支气管炎,开了10天的抗生素,喷了一次喉,这才好了。
就这样病恹恹地在国外呆了两个月,计划好的行程没有去就回国内了,结果宝宝一下飞机又喉咙发炎发烧了。
刚从下飞机从国外回来时
回国后,我明显地感觉到中西医在宝宝生病时处理方式的不一样。西医就是多喝水,靠自身抵抗力;而中医讲求“治未病”,宝宝有点喷嚏、流鼻水就及时干预。我找过诸多名医都未见效,其实不是医生的医术不行,而是我把治病的责任全部推给医生,不懂调整饮食配合调理。
04
噩梦里照进一道曙光
两个月的噩梦让我熬成了精,我常常在孩子入睡后,拿着手机翻啊翻。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