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一品中医望闻问切之舌苔

一品中医望闻问切之舌苔



今天跟大家普及下忘闻问切之舌苔,根据《内经》介绍,人体舌头不通部位能反映出身体不同部位的健康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舌苔的颜色初步判定身体的基本情况,运用中医的方式进行养生,防病于未然。

图1:舌头不同部位对应身体不同部位

最近小朋友吃的太多,太好,舌苔厚而白,所以我在给他用足贴和艾灸的同时,研究了舌苔,和大家分享下。

正常的舌苔是淡红鲜明的,舌头柔软,大小适中,舌苔薄白滋润。灵活粉红的舌头,是充满灵气的,也是舌头神气的表现。

图2:正常舌图之正面

健康舌头的舌下经络是隐约可见的,颜色为紫红色的线状,不粗不胀,多为单枝干,经络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连线的3/5.

图3:正常舌头之舌下

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即可成为自己的养生专家。

1、薄白苔———病初起,病轻浅,胃气未伤

图4:薄舌苔

此时,是预防的最佳时期,贴足底土豪就可以,在贴前可以用艾灸灸,小朋友的脚板非常薄,我昨天灸太冲和足底涌泉,双面的温度往内里冲,小朋友明显感觉到温热。

2、舌苔由薄变厚,颜色由白渐有点黄色,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等

图5:逐渐变厚发黄的舌苔

这个时期,除了足底涌泉穴外,要加灸肚脐和贴肚脐,胃腧穴,这些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用量根据小朋友自身情况,我儿子很少用药,只灸肚脐灸能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一定是由少变多,使用量及穴位搭配,都是这个道理。

3、舌苔由白变黄,舌边尖红———有热象

图6:有热象的舌苔

这个时期,要注意预防发热,加贴大椎穴,额头。可以用艾灸给孩子灸下脊梁,身柱。

4、舌苔由黄变棕,或者由棕变黑,而且干燥少津,舌边尖变深红———热盛,多伴大便干结

图7:热盛舌苔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火了,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足贴原则是足底土豪,加贴承扶穴。艾灸灸肚脐,肠腧穴,促进肠道蠕动。

5、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

图8:痰湿舌苔

这个时期要预防孩子咳嗽,足底土豪加贴背后肺腧穴。要问问孩子嗓子舒服吗?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嗓子会觉得不舒服了,如果有不舒服,要加贴嗓子和天突穴。小朋友小,嗓子和天突一张足贴就可以贴满了。用量上,还是非常省的。

6、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痰热

图9:痰热舌苔

当身体处于痰热期时,重要的是给以散热,据“火郁发之”之理,比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赤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都有很好的热从下泄的作用。

体质内热较盛时,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宜少食和少饮。

足贴和艾灸对应的穴位,除了足底土豪和肺腧穴外,还要加强丰隆穴和阴陵泉穴。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7、舌边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

图10:血淤舌苔

这种情况的形成是这样的:凡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的均称为瘀血。淤血严重则会带来疾病,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

造成血淤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等。表现为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

孩子顽皮,多因外伤导致的血淤,这个很容易解决,只要没有破皮儿,就可以直接在青肿的位置贴上足贴,1岁以上孩子6~8小时即可消肿,1岁之下的2小时即可。

成人则会因为各种不通造成血淤,血淤位置不同,表现也不同,瘀血阻塞络脉,气血运行受阻,以致血涌络破而见出血。由于瘀血停聚体内不除,堵塞脉络,或为再次出血的原因,故其出血特点是出出停停,反复不已;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因此面色黧黑,皮肤粗糙如鳞甲,甚至口唇爪甲紫暗。

皮肤表面出现丝状如缕;瘀阻肝脉,腹部青筋外露;瘀阻下肢,小腿青筋隆起、弯曲,甚至蜷曲成团;瘀血内阻,新血不生,妇女可见经闭。舌紫暗,脉细涩为瘀血常见之象。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又称之为疤积。这种直接用足贴贴于这个位置,再加贴足底土豪,灸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排毒去湿的方式排出肿块里的液体。

在体内的,要根据体位对应的穴位就近取穴,艾灸和足贴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8、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胃阴虚

图11:舌面光滑如镜

这是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类证治裁·脾胃》。又称胃阴不足。由胃热、胃火炽盛,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证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治宜养阴益胃。

主要表现在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此证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

胃喜润而恶燥,以降为顺。在多吃一些滋养的食物,比如

(1)有滋养胃阴作用的食物如小麦、牛奶、鸡蛋、猪肉、鸭肉等。

(2)有润养胃津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燕窝、枇杷、梨、苹果、蕃茄、乌梅、豆腐等。

忌食以下食物

(1)性质温热,有助热伤阴作用的食物如籼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鸡肉、河虾、海虾、海参、草鱼、链鱼等。

(2)味辛辣、性温热而燥,易助热耗阴的食物如韭菜、茴香、芥菜、薤白、荔枝、辣椒、肉桂、干姜、花椒、胡椒、小茴香、大蒜、白蔻等。

注意对胃腧穴和足底穴位的养护,用温水泡脚,贴敷土豪贴和胃腧穴,经常用艾灸灸这些穴位,同时多喝温水。

9、舌苔光剥,舌质淡———气阴两虚

图12:舌苔剥落

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伤。气虚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肿瘤等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表现为:胃脘痞满,食后尤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烦不舒,或有恶心呕吐,口干咽燥,目涩无泪,神疲乏力,头晕肢乏,手足心热,小便淡黄,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边有齿印,脉细数。

此时,最需要做的是健脾益气,养阴和胃。艾灸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所以,艾灸和足贴的搭配使用,脾胃对应位置要加强养护。

人体的足部是五脏六腑的投影区域,在脚部上有六十多个穴位都和人体的内脏器官有着相应的联系,所以进行足疗其实不仅能治疗胃病,还可以保健防病。

温馨提示:

在使用足贴和艾灸的同时,可以搭配按摩,借助工具,比如我们的柏丽源吻式按摩仪,及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脚底及脚趾等多个部位肌肉、骨骼,并重点针对足底和足侧产生按摩效果,结合穴位使用可有效治疗和缓解很多症状。比如:

1、太阳神经丛:这个穴位在脚底底部,二三脚趾掌关节下面,用手取寻找这个穴位的时候,可以摸到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找到位置之后进行按摩,按照从下往上的方向进行按摩。

2、胃:按摩两脚大脚趾下的第一骨节部位处的凹陷位置,左右脚的按摩方向稍微有些差别,左脚应从外往内按摩,右脚则从内往外按摩。

3、肾上腺:太阳神经丛下面的最深处,用手指去寻找可以感觉有一小洞凹陷,肾上腺在脚底的位置是最深的凹陷部位,这个反射区比较难找到。在按摩的时候以一按一放的方式进行。

4、胰脏:胰脏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胃的下面,用手触摸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微凸的颗粒。左右脚按摩有差,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5、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胰脏反射区的下面膀胱反射区的上面,在用手摸的时候可以感到有凹陷,同样的按摩的方法是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6、肝胆:肝胆的位置在脚底一半的上方,和三四脚趾掌关节下方位置,在用手摸的时候可以感觉有长条的凹陷沟,这里便是胆的反射区,在按摩肝胆反射区是应从下往上按。

7、胸部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是淋巴的总开关,它的位置在脚部脚背上,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凹陷的地方。按摩的时候从脚的外侧往脚跟方向推按。

8、上身淋巴腺:上身淋巴腺的位置在两脚脚背内侧,位于脚踝关节的上方,用手的摸的时候也有凹陷感,进行按摩的时候用从外往内按摩的方式进行。

备注:年新的一年里是微商异军突起的一年,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成了了自己的微商团队——水瓶青青精英团队。我们精选了优质品牌进行经营。原则是符合中医养生原则,经受得起市场考验,同时真正有效果的。如果您有类似的产品,欢迎合作洽谈,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也有兴趣,也欢迎合作。

文中提到的产品有:鑫玺足贴,鑫玺足道,鑫玺神灸以及柏丽源吻式按摩仪。全球运营总监水瓶青青期待您的加入。07

赞赏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bytj/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