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罗大伦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

罗大伦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



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导读

平胃散的配方思路: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来源:罗大伦频道(ID:luodalunpd)

1

平胃散—祛湿运脾之良方

有一次我出差刚回来,一位好朋友找我,说自己腹泻一个多月了,西药用了无效,黄连素吃了也一点效果也没有,每天一定是泻几次,也不是特别痛苦,每次泻完了甚至有点舒服的感觉,可是,很麻烦的是不敢走远路,怕突然找不到厕所,泻之前会肚子痛,然后必须赶快跑去厕所。

他当时是稍微吃多点就泻,稍有冷风也泻,泻的时候,可以看到食物没有完全消化。最后导致基本不敢吃很多东西了。现在人已经变得瘦了。

从他的描述来看,有点像寒热错杂导致的腹泻。但是我观其肚子较大,面色白,觉得他应该是脾虚,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平时,会不会听到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

他果然回答:肚子里面经常有声音,有的时候是气的声音,有的时候是水的声音。然后我看他的舌头,非常明显的脾虚湿盛的舌像,就是: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面满是水液。

这种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舌质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淡白的。我当时判断,这位朋友是因为脾虚,导致脾土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则更加加重了脾虚,这样脾无力运化水饮,因此导致了腹泻。

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去买一个中成药,叫平胃丸,试着服用两天。结果,第二天他告诉我,只吃了一天,腹泻居然就停止了!后来再服用了几天后,我让他改服参苓白术丸,加强补脾的效果,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居然就这样好了。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深深感觉,如果对症,中医那些经典的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这样的经历,其实每位中医都有,甚至有很多中医非常擅长使用这个平胃散。这个方子我会在后面介绍给大家的。

2

引发现代人湿气重的因素

现代人湿气特别重,这是我在研究舌像的时候发现的,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的电脑里面有很多舌图,有三千多张,我每天就是习惯地看这些舌图,有一天,我蓦地发现其中有几乎一半的舌像水湿都很重,这让我很疑惑,当时我以为是因医院里面拍摄的,后来,毕业了,我在观察普通人的时候,发现水湿的比例也是这么多的。

从古代医案来看,水湿的比例并没有这么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想,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第一:现代人冷饮喝得比较多。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现在这么冷的天了,到超市里面一看,很多饮料还是放在冰柜里呢。很多人觉得买饮料没买凉的吃亏了,同样是一块钱一个饮料,他在冰箱里放过的饮料含着电钱呢。我一定不拿那个常温的,一定给我拿那个凉的,这样把冰凉的水都灌进肚里了。

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那么,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男性喝冰啤酒,干杯,咕咚咕咚下去了。

现在我看好多人冬天都要喝冰啤酒,一定要冰的,下去了一下把脾阳伤了,脾阳伤了,伸舌头一看,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苔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经常喝凉啤酒的人,都会有慢性腹泻的毛病,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要学习什么?要学习生活智慧,像喝冷饮这种习惯,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不要这么做,养成习惯,这样他长大了绝对不会吃亏的,因为有智慧了。

第二,现代人空调吹得多。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本来夏天应该是热了,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这个季节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会伤到肺,把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结果它又没办法运化水了,水湿很多。

现在,一到夏天,好多人到办公室都要把空调调得再冷点,实际上最后很多朋友都会伤到。我建议,夏天千万别使劲开空调冷风,当时觉着舒服,但回头会伤到肺的阳气。

第三,要锻炼身体。要晒太阳,要出汗。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了,长期坐在办公室里面,空调吹着,下班在车里,然后回家休息,很少有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们现在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孩子,现在的孩子作业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很少有挥汗如雨的机会,其实这样不利于水湿的排出,我们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这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喝水特别多。不知道每天要喝多少桶水。我曾经看到过一位老人最近心脏出了问题,她的孩子是我的好朋友,请我到家里去看看,我去一看,这位老人一天给自己弄了九大杯水喝,上午三大杯、下午三大杯,晚上三大杯,就一天生灌下去这么多水,而且是在运动量很少的冬天,把我吓坏了。这是不对的。

其实喝水要分季节的,今天热天和昨天冷天喝的水是不一样的,天热的时候汗出的多,我们就要多喝水,这没问题,但是今天冷了,冬天的时候本来没有那么多水蒸发了,你没出那么汗,喝那么多水干吗?水从哪儿出去?你的肺脾肾有那么强的运化功能吗?年轻人身体好,元阳足可以多喝点水,老人运化能力相对弱了,还喝那么多水干嘛?

我们知道,心在体内属五行中的火,什么克火?水克火,水是用来灭火的,当你水湿重时会蒙蔽心阳,因此这么大量饮水,会导致心脏的问题的。

人是大自然的万物之一,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一到夏天,汗出的多,往上蒸发的多,到冬天你就慢慢收敛了,叫闭藏了。冬天不运动了,不出去走,在家里待着没有什么事,又不出汗,然后喝九大杯水,水湿重了,直接蒙蔽心阳。和天一样,雾气重了会把太阳遮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宣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千万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保健作用。所以,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3

平胃散祛湿健脾的机理及用药原则

可是,如果确实身体被水湿困住了,那也需要药物来调理,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这个方子现在已经有了中成药,叫平胃丸,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现在有的中成药里面没有配上姜枣,大家看说明书,如果没有,则在服药的时候,需要自己用几片生姜,几颗大枣,熬水冲服这个药物。古人配方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此方为攻邪之方,所以配合姜枣保护脾胃之气。这个思路我们不能给丢掉了。

在这个方子里面,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部位,主要在脾胃,如果是水湿引起了脾胃的功能异常,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腹泻、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而来的。甚至说著名的也是出自局方的不换金正气散,就是这个平胃散加上藿香、半夏而来的。

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方子是治病攻邪的方剂,并不是保健的,所以不能没事儿拿来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的时候,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方子效果非常快,如果一两天见效,则才能继续使用,如果不见效,说明一定方向不对,就要重新思考。而且水湿去除之后,还需要用参苓白术丸等补脾的药物来滋补一下,因为平胃散祛湿的力量很大,但是滋补的力量不足。

因此此方辛燥,所以孕妇忌服。这里,我给大家讲的是一个祛湿的思路,讲的是自己的一点心得。大家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比较相似,可以找附近的医生帮助分析一下,看看自己能否使用。但是最终的水湿的去除,一定是需要依靠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保证的,这是大家必须牢记的。

为什么湿气重,更容易长残?丨有个邪恶的说法是“广东无美女”

▲广东地处岭南,全年有3/4的时间,都是湿热气候。所以大部分人变丑,是从湿热体质开始的。

导读

湿气重如何毁了一个人的容貌,可以看广东,大家知道广东气候常年湿热。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6岁以上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在这种环境生活久了,会更容易变黄、变黑、油腻毛孔粗大、没有光泽。。所以有个邪恶的说法是“广东无美女”。

来源:72物候元气生活(ID:lif72)

1

湿气重如何毁了一个人的容貌,可以看广东

知道长残力前三的体质是什么吗?

说出来真是让人绝望:湿热是让人变丑的体质第一名,另外还有两名是痰湿、淤血。这三种情况越重,外形越容易呈现一种“浊”的状态。

湿热、痰湿,前三占了俩,湿气重的朋友们挺住。。

湿气重如何毁了一个人的容貌,可以看广东,大家知道广东气候常年湿热。一个残酷的事实是:26岁以上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在这种环境生活久了,会更容易变黄、变黑、油腻毛孔粗大、没有光泽。。所以有个邪恶的说法是“广东无美女”,啊擦~真的好邪恶~

要知道,我也是在广东呐!其实很多广东女孩子,她们原本的长相并不输,还有像我这样外地来到这边生活的,也像被下了咒,与江浙川湘的明润不同,与大北方美女的白皙迥异,在这儿,似乎长残总是更容易一些……

又到了湿热多发易长残的季节,姐姐忍不住要来说叨说叨。

广东地处岭南,全年有3/4的时间,都是湿热气候。所以大部分人变丑,是从湿热体质开始的。外地人此时先别偷着乐,因为这种湿热体质,在全国都特别多。经常熬夜/长期压抑、压力大/过度滋补吃太多滋补品、固元膏之类/肝胆疏泄不好/嗜烟酒……都可能导致体内湿热,变丑。

1、头油、头屑多;眼屎多;眼睛浑浊不清澈;

2、面发黄发暗、油腻,易长痘痘、脓包;

3、口干口苦口臭,小便黄,白带多,色黄。体味大。

4、要么便秘,要么便便黏黏的,冲不干净;

5、每天早上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头上像有东西裹着,打不起精神。

舌质红,舌苔黄腻。

2

常用的去湿热草药

所以去湿热这个话题,广东人最有发言权,人家世代去湿热好几百上千年了,所以才有祛湿热的种种汤、凉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常用的去湿热草药有很多:车前草、淡竹叶、溪黄草、鸡骨草、木棉花、鱼腥草等,市面上很多凉茶、祛湿汤也多是用这些草药煲的。

来我们看看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1、车前草:清膀胱湿热这是行走江湖、穿越之前一定要认得的一种常见草药,因为它实在太常见,随时可以救命。

车前草是清热利湿的,清膀胱湿热火气,能明目,而且还能去脾之积湿;感觉湿气重时可以煮一壶当茶,尤其是夏天的湿热感冒、腹痛腹泻时,一碗车前草煲猪肚就可以治好。

车前草不难找,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很贱生的野草,有些地方叫车轮菜、猪肚菜、猪耳草、牛甜菜。广州很多老菜场有卖,也可以去路边挖一些回来煲汤。

如果你们那里没有吃车前草的习惯,可以换成荠菜,植物会在最需要它的地方长出来,如果你们那里荠菜多过车前草,那就遵循自然,用荠菜煲这个汤吧。

我在这个汤里加了茅根清肺火、淮山养脾胃、并加了些红枣让它免于寒凉。

车前草主清膀胱、尿道的湿热。膀胱与肾相表里,所以也能清肾的一些炎症。一般尿道感染、肾炎、肾结石、肾积水,一般都会用上车前草来解决。

拉肚子时也可以想到这个车前草汤,中医认为所有的拉肚子都跟湿有关,把水从膀胱排出,是最好用的排湿方式了。

2、淡竹叶:清小肠湿热清心火

淡竹叶主要是清小肠的湿热,有小便火时,小便会很急、痛,这时就可以用淡竹叶。黄老师说,尿道炎的患者喝完一般会拉一次肚子,把湿热通过大肠排泄出去,也就好了。

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淡竹叶也是清心火一把好手。晚上入睡困难,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心),又舌尖红时,是心火旺,这时就可以用淡竹叶来清心火。清心除烦啊~

最经典的搭配是淡竹叶灯芯草茶。

如果朋友们近日感觉心烦易怒、燥热难耐,可以用淡竹叶3克、灯芯草3克泡水,代茶饮一两天,以泻心火。

此方为罗大伦推荐,为清宫帝后脉案中常见。

这是一次泡水的量,灯芯草、淡竹叶各3克。这两种草药一般中药铺都有。

心悸失眠、心烦易怒。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莲芯泡水喝也有效果,但莲芯太苦了,没这个好喝,这个喝起来像绿茶。

3、溪黄草:清肝胆湿热

有些餐馆会贴心地提供这种药草茶——溪黄草茶。

每当遇到神奇的药草茶时,都有那么一刻想尝一尝的冲动。。那么要不要喝?

溪黄草主要能清肝胆的湿热,有口干口苦、小便黄、眼睛干涩等肝胆火症状时,或咽喉不利时,可以喝一些。但如果没有这些症状,是没必要喝这玩意儿的~

而且必须要告诉大家的一个真相是,中药铺里的溪黄草是很苦的,但做茶的那种溪黄草,却不苦而且有回甘,不知道是不是什么特别的溪黄草……如果是自己平时喝,就去茶叶店买,不要去药店买。

因为偏苦寒性也大,我们自己把握不了,很容易伤阳气。。平时自己在家清肝火,不如吃下面几个。

4、五叶神:清胆火、胆湿热

五叶神就是绞股蓝啊!!!

也是清肝胆湿热一把好手,而且它主要对胆湿胆热,胆结石、胆息肉很有用。

关键是,它性味相对平和,好喝,平时可以拿来煲猪肉汤,新鲜的五叶神煲猪骨,配一脸,超级清新、容易上瘾。

5、鸡骨草:清肝利湿

鸡骨草也是广东民间常用的清湿热神器。

这个神器主要是清肝火、泻肝的湿热的。有口干、小便黄、眼睛干涩、眼屎多等肝火、肝湿热症状时,可以喝这个。肝炎患者也可以喝。

6、木棉花:清大肠湿热

第一次看到广州的大妈捡拾掉落的木棉花时,深感这才是惜花啊~统统捡回去煲汤喝掉~

木棉花清大肠湿热,湿热型拉肚子、湿热型便秘时,请想起木棉花。

湿热型拉肚子一般是指那种拉起来菊花会有灼烧感、痛感、拉得比较急的情况。对,就是吃完麻辣火锅后便便的那种感觉。

只要把湿热火气拉出来,一般就没什么问题。所以吃完麻辣火锅后那种拉肚子,其实真的是排毒。

木棉花煲汤,放2-3朵就可以了。木棉花绵茵陈煲鲫鱼汤,最适合潮湿天气。

7、鱼腥草,是天然的消炎药

鱼腥草清热解毒,可全身消炎。除了我们常吃的它的根——折耳根,它的叶子也是可以用的。

身上有炎症时,比如尿道炎、痢疾、宫颈炎、附件炎、白带多,或者感冒后遗症肺热咳嗽、咽喉炎、鼻炎,都可以煮水喝上几天,彻底清除体内湿热。

尤其是感冒肺热咳嗽(有黄痰、或者粘白痰),也非常有用。(如果咳嗽带白色泡沫痰、咽喉痒、晚上咳是寒症的咳嗽,不宜用。)

抓一把鱼腥草,放半锅冷水,稍稍淹没鱼腥草就可以,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不宜久煮,把药汤滗出来就可以喝了。煮过的鱼腥草不要倒掉,下次喝的时候还可以加水,一共可以煮三次,正好够一天的量。

鱼腥草不能连续吃太久,“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还是比较耗伤阳气的,所以一般症状消了就不要吃了。

以上祛湿常用草药,都是偏寒凉的,不能久服。湿热症状明显时可以喝,但一旦舌苔没那么黄腻、小便变清,就不要再喝这类祛湿药了。

很多人把“清热利湿”的凉茶当茶喝,是万万不可的,还有很多人为了祛痘、消火气经常自己煮溪黄草水、鸡骨草水喝,也是万万不可的!!

因为,湿热体质只是一个开始,一般青壮年身上才常出现。如果就此常吃清热解毒药,很容易就把阳气伤了,慢慢变成气虚、阳虚、或痰湿体质。

3

清湿热最省心,不伤阳:土茯苓

《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既能祛湿解毒又性平、不伤阳气的东西委实不多,土茯苓是一个。

也是像我这种怕寒凉伤阳气的人,最放心使用的祛湿食物。土茯苓最好用野生的,效用会更清晰。花花曾委托黄老师在河源山里找了几个壮汉,采挖山里野生土茯苓,用传统的飞水法给我们制作土茯苓粉。

因为冲开水喝就可以了比较方便,很多朋友都试过。感觉体内有湿舌苔厚腻时,每天都可以吃,以健脾的方式搜剔湿毒;还有吃完麻辣、肠胃感冒上吐下泻、痛风、都可以经常吃一些,祛湿通络。

我如果去一些食品卫生不太放心的地方旅行,也会带上一小瓶,以防水土不服。

祛湿热?宜忌

熬夜,熬夜伤肝胆,生湿热;

甜食、辛辣、酒;(麻辣、酒在寒性体质的人身上可以驱寒祛湿,在湿热体质那里却会生湿)

潮湿阴暗的环境。像这段时间的两广“回南天”,就够呛,如果你是痰湿、湿热体质,一定要住高层。

滋补,越滋补体质偏颇会越明显。

刮痧拔罐,祛湿热通经络之后,身体会像卸了大包袱一样。

湿热处理不好,就会进化成2.0版本:痰湿。

一直感觉湿气重,却又祛不掉的朋友,一定是阳不足。明天继续讲:如何化解那些顽固的千年老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罗大伦频道、72物候元气生活,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bytj/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