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考点冲刺舌苔黄腻怎么串六科
考点冲刺舌苔黄腻怎么串六科
听说长得好看的医学生都置顶了青橘校园
望舌苔[苔质、苔色][舌苔为胃气上蒸所形成]
苔质
厚薄苔
邪正盛衰;
邪气深浅。
*薄白苔→正常舌苔。
*厚苔→痰湿;食积;里热。
*薄→厚→邪气入里。
润燥苔
津液盈亏
*润苔→正常舌苔;轻症[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
*滑苔→水湿之邪内聚→痰饮;水湿。[.][.17]
*燥苔→津液已伤→高热;大汗;吐泻;过服温燥药物。
*糙苔→津液全无→热盛伤津[极]。[.]
*由润变燥→病进;由燥变润→病退。
腐腻苔
痰浊;食积。
[.]
*脓腐苔→内痈;邪毒内结。
剥脱苔
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气血两虚。[.]
:前剥→肺阴不足;中剥→胃阴不足;根剥→肾阴枯竭。
苔色[白/黄/灰黑]
薄白苔
正常;表证;寒证。
苔白厚腻
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积粉苔
瘟疫;内痈。
黄苔
热证;里证。[.17]
黄色越深
热越深;邪越深。
黄腻苔[.]
湿热蕴结,痰饮化热;食积热腐。
黄燥苔/黄瓣苔/焦黄苔
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黄滑苔
阳虚寒湿,痰饮化热;气血亏虚,感受湿邪。
灰黑苔
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白腻灰黑苔
阳虚寒湿,痰饮内停。
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
热极津枯。
霉酱苔[苔黄赤兼黑]
宿食湿浊化热;血瘀气滞;湿热夹瘀。
由“黄腻苔”可推出
胆的病机
:胆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反映在胆汁贮藏和排泄障碍,以及心神不安等方面。
①胆汁分泌、排泄障碍:
a.形成原因→情志;中焦湿热[上蒸肝胆]......→肝失疏泄→影响胆的生理功能。
b.临床表现→肝气郁滞,影响脾胃运化功,甚或黄疸。
②胆经郁热、挟痰上扰:
a.形成原因→情志;中焦湿热[上蒸肝胆]......→肝失疏泄→影响胆的生理功能。
b.临床表现→胆郁痰扰,上扰心神→心烦心悸,不寐多梦,梦中易惊等。
由“胆病的病机”可推出
肝胆湿热证
:指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或湿热下注肝经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经湿热[下注]证。
:胁肋胀痛,口苦,纳呆腹胀,泛恶欲吐,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身目发黄,或见寒热往来,或男性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病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以致湿热蕴结,阻于肝胆。
①胁肋胀痛→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肝气郁滞。
②口苦,身目发黄→胆气上溢。
③纳呆腹胀,泛恶欲吐,大便不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④寒热往来→邪居少阳。
⑤男性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阴部瘙痒→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湿热循经下注。
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湿热内蕴之象。
:胁肋胀痛、纳呆呕恶、或身目发黄、与湿热内蕴之象并见。[若阴部疾患与湿热内蕴证并见,则为肝经湿热证。]
胆郁痰扰证
:指痰热内扰,胆气不宁,表现以惊悸失眠为特点的证候。
:惊悸失眠,胆怯,烦躁不安,胸胁闷胀,善太息,头晕目眩,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26]
:病因→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生痰,痰热内扰,胆气不宁。
①惊悸失眠,胆怯,烦躁不安→痰热内扰,胆气不宁,决断不行。
②胸胁闷胀,善太息→胆气不舒,气机郁滞。
③头晕目眩→痰热上扰头目。
④口苦,呕恶→热蒸胆气上逆。
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滑数→痰热内蕴之象。
:惊悸失眠、眩晕与痰热内蕴证并见。
由“胆郁痰扰”可推出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胃不和诸症除。
[.41;.]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
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或呕恶呃逆,或眩晕,或癫痫等,苔腻微黄,脉弦滑。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
*佐使:枳实、陈皮—行气消痰;
茯苓—健脾渗湿;
生姜、大枣、甘草—和中,调药。
*若心热烦甚者→+黄连、山栀、豆豉→清热除烦;
*失眠者→+琥珀粉、远志→宁心安神;
*惊悸者→+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重镇定惊;
*呕吐呃逆者→+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降逆止呕;
*眩晕→+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癫痫抽搐→+胆南星、钩藤、全蝎→息风止痉。
*心肝血虚之烦悸者不宜用。
*温凉兼进,不寒不燥。
胆气郁+痰[温胆汤必有胆的症状]。
由“温胆汤”可推出
心悸
痰火扰心
[.]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61]
黄连温胆汤
不寐
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痰热
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痞满
痰湿中阻
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除湿化痰
理气和中
平胃散+
二陈汤
变证
附方
渴不欲饮,饮入即吐。
化饮消痞
五苓散
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
黄连温胆汤
呕吐
痰饮内阻
呕吐清水痰涎,或胃部如囊裹水,脘痞满闷,头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腻,脉沉弦滑。
温化痰饮
和胃降逆
[.66]
小半夏汤+
苓桂术甘汤
变证附方
胸膈烦闷,口苦,心烦不寐,舌苔黄腻,痰瘀化热者。
清热化痰
和胃止呕
黄连温胆汤
头痛
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健脾燥湿
化痰息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
变证附方
痰湿久郁化热,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
清化痰热
黄连温胆汤
头晕
痰湿中阻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濡滑。
化痰祛湿
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变证附方
痰郁化火,头痛且胀,心烦口苦,脉弦滑。
黄连温胆汤
癃闭
膀胱湿热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清利湿热
通利小便
八正散
变证附方
兼见心烦,口舌生疮糜烂者。
清心火利湿热
导赤散
湿热久恋下焦,口干舌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
滋肾阴清湿热
滋肾通关丸
小便极少或无,面色晦滞,胸闷烦躁,口中尿臭,甚则神昏谵语。
降浊和胃
清热利湿
黄连温胆汤
内伤发热
痰湿郁热
低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燥湿化痰
清热和中
黄连温胆汤+中和汤
●内容说明:排版/软妹老王,审核/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系青橘校园原创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北京中科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