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种百科 > 万病之源为寒湿,雨水节气湿寒加倍,3件事
万病之源为寒湿,雨水节气湿寒加倍,3件事
治愈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790116.html
一、雨水节气,寒湿来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明天是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最大的特点是,气温还比较低,雨水却逐渐增多,导致空气中寒气与湿气交杂,威胁人体健康。
所以初春时的寒,比起冬天的寒更难熬,寒湿结合,更湿寒入骨,易侵入人体,且难于祛除。
湿邪寒邪停留在身体里面,有可能为日后埋下病根,很多中老年人老来患上风湿老寒腿颈椎病等,与年轻时不注意,湿寒入侵,藏在关节里面,越积越多,落下病根,老来受罪,雨水节气来领,首先就是要防范寒湿。
二、寒湿为万病之源!
寒和湿,在中医里都属于六淫之一,正是许多顽固疾病的根源,寒湿加在一起,威力就更大了,说是万病之源都不为过。
身体寒湿严重的人,就像大冬天的穿着一件湿衣服走到户外,沉重、阴冷,分分钟就可能生病。
身体里的器官生活在不透风,而且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危害可想而知,时间一长,脏腑功能必定受影响,乃至诱发疾病。
寒湿淤的人,通常来说容易发困、发沉、没精神,四肢凉、脸色灰暗、发青,炎症皮肤病多发,具体则可能有以下表现,可以自我检查一下:
*舌苔发白,体内有寒湿。
* 反复的口腔溃疡,体内有寒。
* 口臭时舌苔发白,体内有寒。
* 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体内有寒。
* 流清鼻涕,体内有寒。
* 流出的汗是凉汗,体内有寒。
* 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体内有寒。
*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体内有寒。
* 经常腹痛、腹泻,体内有寒。
* 脸上长痘和斑,体内有寒。
*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体内有寒。
* 手、脚长年冰冷,体内有寒。
* 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 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腰酸背痛等症状,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体内寒湿越重。
三、雨水防寒湿,3件事要做好!
1.日常生活,严防寒湿上身
雨水后空气中水分增加,气温不仅低,且寒中有湿,湿寒的环境对人体内脏和关节都会产生影响,日常生活应注意下列事宜:
勿过早减外衣:“燥寒冻肉,湿寒入骨。”春气涌动,一部分会干燥燥热,此时过早减衣,易体热外泄,湿寒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水对应肾,肾主骨,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湿寒滞留于头,头亦疼痛。
洗头后及时擦干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湿气容易进入体内。
2.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血归于肝”,春季宜“夜卧早起’,保持睡眠”。现代医学显示,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雨水节气后,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睡时“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
3.运动强脏腑
湿寒对人体脏腑也是一大考验,可通过一些养生运动,提高肾、肝、脾脏腑等经络功能。
①漱口吞津: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强肾益脑,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②撮谷道:即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四字诀。“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每天坚持收(提)缩十几次,每次2~5分钟。
撮谷道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瘀血、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同时对调理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③揉腹: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
用手来回擦或搓胸和骨盆之间部位,比较好的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四、寒湿入体的5大通道,艾灸它!
1、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2、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3、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4、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5、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
◆调理颈椎病,艾灸第一,按摩第二!
◆孙思邈说:这个穴位打开了,百病都难藏!
◆国人迷信西医,老外却在疯抢中医,该醒醒了!
◆这些穴位,专调肌瘤囊肿,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过完年又胖了?刮痧+揉腹+艾灸,想瘦哪里瘦哪里!
◆开春灸背,胜吃补药!养肝备孕、预防妇科、祛寒减肥...
◆乳腺问题,请艾灸!最贵的房子不在北上广,而是女人的乳房!
◆春雨来袭!湿气入体的6类表现,你有哪个?如果中招,请多灸这5穴
(长按图片,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