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种百科 > 祛湿热,这件事儿不简单

祛湿热,这件事儿不简单



通知:

1、明天上午(9月18日上午)开诊,之后两周按平常时间开诊。

、本   热则是一种热象。如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吃多了,人体会滋生内热。体内阳气过盛,阴不制阳,也易产生热象。水湿滞留过久会化热,而阳热的人则因水湿入侵而形成湿热。湿热是指人体内的湿与热同时存在的现象。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所谓湿热内蕴是指湿热蕴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水湿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形成湿热交困的局面。阳热因受水湿困阻而难以正常运行,水湿受阳热熏蒸而使阳气更受损伤。

《温热论》中说:“有酒客里热素盛,外湿入里,里湿为合。在阳之躯,胃湿恒多;在阴之体,脾湿亦并少,然其化热则一。”意思是说,常饮酒、内热盛的人,受外湿入侵易生湿热。阳热的人,多有胃湿;阴盛的人多有脾湿。有湿的人受热邪时只会形成湿热。所以说,饮酒是形成湿热的一大原因。

湿热分类

湿重热轻:不发烧,或者自觉发热,按其肌肤却不热,头重肢困,胸闷胃胀,不想吃饭,腹胀肠鸣、甚或恶心呕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饮(注意这句话很重要),小便微黄,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濡滑。湿热并重:神疲乏力,头重身困,胸闷胃胀,两肋隐痛,腰部胀痛,恶心呕吐,不想吃饭,口渴不欲饮,发热汗出不解(就是发汗了还不退烧),小便短黄,大便溏而粘滞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热重湿轻:发热,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不想吃饭,两胁胀痛,身重头昏,心烦心悸,或胸闷气促,胃胀腹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判断方法

首先是看舌苔;其次问口渴。若湿重热轻者,舌苔白且腻,口淡不渴;湿热并重者,舌苔黄厚腻,口渴不欲饮;热重于湿者,舌苔黄微腻或黄燥不腻,口渴明显而欲饮。

饮食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应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调理呢?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但这些菜也偏湿,不能吃得太多,可把这些菜当配菜来吃,以清除湿气。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冬瓜、木瓜、山药,这些菜可以作为主菜来吃,有利湿作用。

茶:偏于温性的艾叶、佩兰,可以除湿,偏于凉性的竹叶、荷叶可以清热,每天泡茶喝,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作料:生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湿、发汗等功效,每天做饭时适当放一点有温中祛湿的作用。

粥:湿热的季节粥也是很好的选择,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各适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湿养胃。

汤: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适量煲汤,清热利湿。

小孩或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如不想吃饭、浑身没劲或者饭后感觉胃满满的、腹胀、拉肚子等脾虚湿盛的人,可以用炒山药和炒鸡内金,按1:1的比例混合打成粉,每天一勺冲着喝,缓解症状。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热性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要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如果热重湿轻的人食用蜂蜜针对热性体质去火排毒治便秘,注意蜂蜜的食性是有区别的,有的是凉性蜂蜜,有的是热性蜂蜜,比如槐花蜜就是凉性的,而枣花蜜就是热性的,治疗热性便秘最好选用凉性的洋槐花蜂蜜。

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温性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物,应该少食和少饮;湿热体质的人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加重湿热。

症状重者不要讳疾忌医

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实际上,清热容易,祛湿最难。中医常说:“十阳易回,一湿难祛”,就如南方人爱煲汤,煲老火靓汤,常会用一些药食两用的健脾祛湿之品,可祛湿汤不断地喝,湿气还是源源不断地产生。不少患者在门诊提问:“为什么喝了祛湿汤,湿气还很重呢?”

健脾胃只是常法

我在门诊常给患者解释湿气总是不断产生的原因:脾胃就相当于一个抽水机,湿气就像池塘里面的水,水每天源源不断地产生。如果抽水机正常,每天能正常排水则湿气不明显,但是如果抽水机动力不足,抽水速度慢,则排水的能力就会变差,这个时候湿气就显而易见了。

脾胃虚的人就相当于抽水机的动力不足,无法满足每日抽水的任务,因为健脾胃可以增加抽水机的动力,让其每日排水的效率提高,这样湿气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总之,健脾胃祛湿之法适用于脾虚所致体内湿重的情况。

但是如果是抽水机的功能本身正常,只是产生的水过快过多,或者是水管不够大,抽出的水不能及时排出,那再增加抽水机的动力也于事无补。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是吃祛湿汤效果不好的原因。此时就必须用药发其汗或者是利小便的办法了。

微发其汗助除湿

中医认为水、湿、痰、饮其实是一家人,而肺乃水之上源,肺主皮毛,皮毛的散气与汗孔的开合与肺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想要排湿,打开毛孔,湿随汗排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常在门诊跟患者说想要祛湿,出汗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但是不用大汗淋漓,而是需要周身微微汗出为最佳,而且出汗后不要喝冰冻饮料或是吹空调,让汗自然干,这样汗出才畅,湿气去得就快。

不少皮肤长红疹、出汗后瘙痒的患者,其实就是皮肤排汗不畅,导致水湿之邪郁阻皮肤,久而化热所致,此类患者常可见腻苔。临床一般都是用微微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如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等;让其微微出汗,皮肤排汗功能畅快,则湿邪有出路,病自可痊愈。所以,应告诉想依赖药物来祛湿的患者,不妨选择运动出汗作为辅助手段,效果会更好。

淡渗利湿通小便

中医认为湿邪是阴邪,它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而且它的粘滞之性使得它很容易留滞于脏腑经络,亦常常阻遏气机,使得气机升降失常,且湿容易和热狼狈为奸变成湿热。但湿终究还是阴邪,因此治疗湿热病时用温热的药要慎重,因此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指出:“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病属湿热,不能用温药,只能用药味淡薄者,如芦根、茯苓皮、滑石、通草、苡米之类渗利小便,湿去热孤,阳气自通。因此祛湿用利小便之法,多用于湿热内蕴的情况,常用五苓散、四苓汤、八正散等。

我曾在给我奶奶治疗双下肢水肿那篇文章中提到的“开鬼门,洁净府”,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汗、利小便的方法。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文章稍有些偏专业,如有不明之处欢迎大家咨询留言。

(撰稿人简介)石彧副主任医师中国免疫学会会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广西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进修肿瘤治疗,跟随各大中医名家临证学习,拥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中医辨证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尤其在术后、放化疗期间调理、抗复发及“攻毒扶正”的抗癌方法运用上有独到心得。首创“头皮花针”疗法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失眠,同时在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五上午一、四下午

地点:医院门诊11诊室

长按







































哪里白癜风好治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bzbk/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