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种百科 > 实用贴,耳鸣的原因耳鸣到底该怎么办
实用贴,耳鸣的原因耳鸣到底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特别令人烦恼的疾病,而且治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很多朋友为了治疗耳鸣,到处求医,那么,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耳鸣。
耳鸣这个病,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妄闻型耳鸣,意思是完全没有这种声音,是患者的自己的耳朵,因为功能的改变,虚妄地“幻想”出了声音,我们今天讲的耳鸣,主要是这个类型的。
而另外一种是非妄闻型耳鸣,这是指确实有声音,比如耳朵周围部位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耳鸣,这种耳鸣往往与心跳一致,而且通过一些仪器可以测量出来。
中国古代对耳鸣的论述很多,基本上都是这种耳鸣,这种耳鸣或者像蝉鸣一样,高亢而细长,有很多朋友形容,自己的耳朵里面像有很多只蝉在叫一样,不得安宁,自己的耳朵里面嗡嗡的,搞得自己昏昏沉沉,头晕脑胀。
那么,这些耳鸣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我们如何来识别呢?
耳鸣的原因
我觉得引起耳鸣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条:
01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面,就认为耳鸣与脾胃有关系,内经认为九窍的问题,皆肠胃之所生。我们今天可能没有注意这点,其实,我觉得脾胃虚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耳鸣的诱因。比如,很多人到了饭点不吃饭,饿着肚子工作,这会导致脾胃受伤,中气不足,而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全靠中气斡旋,脾胃正常,则轻清之气得升,浊阴之气得降,可是如果升降紊乱,则浊气在上,蒙蔽清窍,这样耳鸣就会产生。我在现在患耳鸣的朋友中,观察到很多人都是饮食不节,胡乱吃饭,经常空腹劳作,因为工作可以午饭晚饭不吃的人。
那么,这样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来看看这种人耳鸣的特点,这种人的耳鸣,声音会比较低沉,劳累过后会感觉明显,而且伴随着头晕无力。
这种人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脾胃功能衰退,饭量少,吃饭以后腹胀,大便容易不成形,面色不华,稍微一动就出汗,感觉精力不足,脉大而濡软,舌质嫩胖淡白,最主要的是舌边有齿痕。
我觉得这样的朋友,应该放下速效的考虑,认真调理脾胃,认真吃饭,照顾好自己的中气。
同时,可服用中成药,我建议早晨饭后服用补中益气丸,晚上睡前服用归脾丸。也可以用同样是李东垣创立的益气聪明汤调理,今天它的中成药的名字是益气聪明丸,有很多厂家生产。
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用石菖蒲六克、路路通九克,熬水,把这个水分成两份,分别送服两个中成药,这个石菖蒲和路路通是药引子。
02肝火炽盛。我们的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密切,很多人的耳鸣,除了正气不足,当然,那很可能是基础,但是同时,有很多人是因为生气而导致的。
所以,如果患者鸣声高亢异常,常有耳鸣的阵势宏大的感觉,那么,我们要问问,在患耳鸣之前,是否因为什么事情感到生气了,导致出现了肝气不舒的情况。
这种耳鸣,会出现阵发性的爆发,但是有的时候还可以忍受,有的时候则难以忍受。
此时,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头胀,头昏眩晕,口苦,口干,面红目赤,心情急躁,失眠多梦,尿黄,大便或者干燥。舌质红,或者可以观察到尖边红。脉弦、硬、有力。
这种时候,治疗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或栀子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有中成药,叫龙胆泻肝丸,这样的患者,如果能服用几天的龙胆泻肝丸,是可以控制住发展的。而栀子清肝汤方子很多,
如果症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因为情绪不佳有些耳鸣,可以用加味逍遥丸即可。
03心火旺盛。这种情况,其实与前面的是一个原因,都是情绪不佳,生气而来的,但是心火旺盛,往往与肾阴不足同时出现,而且,我的经验是,往往心火旺的人,耳鸣往往出现在右侧,这是因为,心火本该右降,现在郁而不降;而肝火旺之人,耳鸣往往在左侧,这是因为肝气左升,现在郁滞不升。
心火旺的人,舌尖会比较红,容易心烦,容易出现口疮,小便黄赤。
心火旺与肾阴虚,会导致心肾不交。明代陈士铎在《辨证录?耳痛门》里说:“凡人心肾两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肾不交心与心不交肾,皆能使听闻之乱。然而肾欲上交于心,与心欲下交于肾,必彼此能受,始庆相安。倘肾火大旺,则心畏肾火而不敢下交;心火过盛,则肾畏心焰不敢上交矣。二者均能使两耳之鸣。但心不交肾耳鸣轻,肾不交心耳鸣重。”
这种耳鸣,是音调比较高,而且尖锐的。
一般来讲,是白天依旧耳鸣严重,可能心火旺的可能性大,而晚上耳鸣声音大,尖锐,则肾阴不足的可能性大。但是我觉得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的,调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
04单纯的肾阴不足。
干祖望老先生认为,现在一提耳鸣,就是用六味地黄丸,或者是耳聋左慈丸,这是误区,耳鸣实证居多,虚症其实并不多,这是老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有肾阴不足引起的,他说是肾精不足,但是多集中在老人那个年龄段,对于老人来讲,则虚症要多,甚至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但是我觉得,现代人们,消耗过度,衰老得早,肾精亏虚者也并不少见,所以,也要考虑这种情况。
这种耳鸣,鸣声十分尖锐,尤其是晚上,或者是捂上耳朵的时候。这样的人舌质红,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手脚心热,心烦,夜里盗汗,脉搏跳的快,总之一派阴虚的表现。
这样的人,才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者耳聋左慈丸,我觉得如果盗汗明显,可以先服用两天的知柏地黄丸,然后再服用六味地黄丸,坚持下去。这种情况多是长期形成,因此也不必期望速效,一点点改善即可。但是只要方向对头,一定会改善的。
05痰湿为患。
痰湿为患的也比较多,这种耳鸣,声音低沉,除非有痰火,有痰火的时候也会高亢,一般的痰湿耳鸣,多是声音低沉的。
这种人,病的根源是气机不畅,壅滞了气血的运行,因而凝聚成痰。因此,调畅气机,补足正气,是根本的调理方法。
这种人的舌苔会比较厚腻,会舌苔满布,舌体也会胖大。
同时伴随出现的症状,是头晕,脑袋像是裹了毛巾,身体容易肥胖,皮肤油腻,身体困倦,大便容易粘腻。
此时,如果舌质是白色的,可以用香砂六君丸,如果请中医开点有藿香、佩兰等芳香行气的方子更好。
如果舌质很红,舌苔是黄腻的,可以用温胆汤,去掉大枣,熬水泡脚,也可以化痰清热。
这个痰湿为患的情况,其实是脾胃受伤的一个结果。所以,最终还是要调理脾胃正气。
耳鸣还有很多证型,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耳鸣最重要的出现原因,我给总结一下,就是脾胃受伤,上火生气,肾精不足。这三个,其实并不会按照教科书,一个个单独出现的,往往,它们是混合在一起出现的,互为因果。
有些人会不愿意总去吃一些中药,那您也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总比忍者好一些吧!
耳鸣第一步,压耳屏如果耳鸣的声音比较轻,可以试试压耳屏(耳朵上遮挡耳道的小凸起),耳鸣可以很快消失。如果耳鸣响个不停,影响情绪、工作、学习和生活,医院去检查,让医生看看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压耳屏没用,再试试这些方法1
穴位帮忙!
防治和减缓耳鸣,我们要从保证睡眠做起。对于已经备受耳鸣困扰的人来说,如何才能改善病症呢?这里推荐一个穴位——支沟穴。
支沟穴位于前臂的背侧,当阳池穴与肘肩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是三焦经的腧穴。一般认为,三焦经气血在此处吸热并扩散。也就是说,它是三焦经气血运行的枢纽和中转站,意义十分重大。所以,经常按摩刺激支沟穴,有利于三焦经的气血畅通,进而缓解耳鸣。
支沟穴的按摩犯法是,每天早晨用拇指分别按摩双侧支沟穴,每侧点按20分钟,以感觉酸麻胀为佳。
2
刮痧
虚症
选穴 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
刮拭顺序 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背部肝俞至肾俞,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太溪。
刮拭方法 泻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头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背部肝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实证
选穴 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外关、风池、曲池、合谷。
刮拭顺序 先刮面部耳门、听宫、听会,再刮头部翳风、风池,然后刮前臂曲池至外关,最后刮合谷。
刮拭方法 补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面部耳门、听宫、听会,因为面部出痧影响美观,因此手法要轻柔,以不出痧为度,且面部不需涂抹活血剂,通常用补法,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方向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可每天1次。再刮拭颈后部翳风穴至风池穴,可重刮,出痧为度。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外关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穴,30次,可不出痧。
3
艾灸
1:肾俞穴-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
位于肚脐水平线与脊柱交点处下缘,旁开1.5寸(2横指宽度)处即是
2:太溪穴-在日常保健中,常用作头晕目眩的治疗,配合肾俞穴灸疗具有补肾的功效。
位于足内侧,内踝骨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足三里-人体保健常用穴位,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
化湿的功效。这里选择主要是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位于膝下3寸(4横指宽度)胫骨外侧2横指处.
4:翳风穴-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还可治疗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位于耳垂后方乳突(是头部两侧的颞骨上的锥形突起)下端前方凹陷处。
5:听宫穴-主要治疗耳鸣、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等。
位于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微张口耳屏与下颌关节凹陷处即是。
以上各穴位采用温和灸法,每天1-2次,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
放松训练紧张常常会造成耳鸣,或加重耳鸣;放松训练的目的,就是消除紧张。
放松训练不管是坐着、躺着都可以做,大家不妨试试:闭上双眼,把双手放在腹部或握在一起,用意念控制身体的肌肉尽可能地放松。先从前额开始,再到到面部、颈部、胸部、腹、上下肢等。每日1~3次,每次10~20分钟。
转移注意力一旦忙起来,人就可以忘掉耳鸣。所以当我们旦感觉到耳鸣时,可以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读书、看电视或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所以,等到疾病形成了,再去治疗,那是要看医生的功力的。现在国内治疗耳鼻喉的中医专家已经不多了,您四处求医,也未必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高手。
而如果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调整好生活习惯,保护脾胃,保护肾精,遇事想开不生气,提前预防,这才是真正的御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