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素食主义,舌尖上的一抹绿色
素食主义,舌尖上的一抹绿色
素食主义,舌尖上的一抹绿色
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的文化,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在愈发讲究自然和健康的当下,素食主义正在以很快的速度风靡全世界。
素食主义因自然和健康而存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食主义者大多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对清规戒律十分地看重。然而目前存在的许多素食主义者,却并不和宗教有关系。之所以吃素,在他们看来是有着足够的科学依据的:首先,人类牙齿的构造并不适用于长期食用肉类;其次,人的肠道构造更容易吸收带有植物纤维的食物,再次,坚持素食可以让人保持较为年轻的体态。虽然这些理由在科学上都有失偏颇,但并不影响这些人对肉食类食品“敬而远之”。
其实,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素食主义产生的原因并没有多么复杂。宗教和健康是素食主义的两大根源。仅此而已。
素食主义得以存在的宗教因素,主要是以佛教的教义为基础的:“不杀生”是佛教教义中最为根本的观点。另外在教徒的心中,永断五辛(葱、蒜、洋葱、韭菜和一种特殊香料)之后的食物才能够食用。这便是素食主义最为人所熟知的来源。
素食主义的存在,还有一些科学上的原因:提供食用肉类的家畜每天会排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这在素食主义者看来,大气中的甲烷是造成全球变暖效应的元凶。此外,环境因素、道德因素、保护动物、瘦身等都可以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动机。
素食主义,并非“千篇一律”
在不了解素食主义的人们看来,素食主义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的多少分别。他们只吃蔬菜或豆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素食主义者虽然有着吃素的共有特征,却依然有着细节上的类型差异。出于自身动机和身体需求的考虑,素食主义者之间的具体类型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严守素食,这也是人们一般印象中的素食主义者。他们既避免食用所有由动物制成的食品,也不使用动物性原料所制成的日常用品和化妆品。
2、奶类或蛋类素食主义者不吃肉,他们会食用奶类,可食用蛋类和其相关产品。
3、长寿型素食主义者,包括果蔬类或部分鱼类素食主义者。这一类人除了蛋奶类食物以外,偶尔也并不拒绝鱼肉这样的食物。
4、生食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加工食物对食物天然状态的一种破坏。因此即使处于卫生考虑进行加热,也不会让食物的温度超过摄氏47℃。在这一类素食主义者之中也有着更加细致的分类。例如有些生食主义者叫作活化生食主义者,他们在食用种子类食物前,会将食物浸泡在水中,使其酵素活化;有些生食主义者和果蔬类主义者有着对相应食物的类似执念。也就是生食主义者仅食用有机食物。食果实仅食用水果和果汁或其他植物果实。这类的人可能基于健康或者道德信仰。
5、部分肉类禁食者。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素食主义状态。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红肉是这些素食主义者通常拒绝的食物,当肉是需要产生时,禽类和海鲜将会他们的首选。
6、苦行式这类人为坚定心中的信念,以苦行的方式进行素食,不仅戒蛋,牛奶,甚至戒大豆,食盐。
7、宗教式教义规定不能吃动物,以及某些特定的蔬菜。比如佛教禁的五荤,实际上是蔬菜类的,另外道教的五荤和佛教五荤又并不完全相同。还有因为宗教原因在某些特定的日子里斋戒的。
8、环保是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肉食生长所排出的碳量通常要超过素食生长排碳量的10倍,因此基于环保理论,许多人会改吃素食。
素食主义,与人类历史并进的潮流
虽然素食主义的全球性扩散也只是现代的事情,但这一种思潮的最早出现却已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闻名世界的《荷马史诗》中就已经提到过只吃水果的自然人。古希腊早期也存在着有关素食主义的相关论述。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和中世纪,许多神职人员和隐士出于禁欲主义放弃食用肉类。当时的宗教也把放弃肉类看作是苦行的一部分,这也是区别教徒和教义规定的正统苦行僧的标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流行素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拙劣的贮藏方式很容易让肉食变质,腐臭,生蛆,自然让人们失去了食欲,还容易传播疫病,令群众健康情况恶化。这自然也催生了第一波素食主义的风潮。
虽然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由新大陆和东方掠夺的香料提高了肉类的储存性和味道,让荤腥在人们的餐桌上再度复苏。但在新的贮存方式下,素食也同样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17世纪起,素食主义开始在英国发展起来。到了18世纪,素食主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期间,突出的素食主义倡导者有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法国的伏尔泰。从这一刻开始,在英国就已经出现了与清教徒很接近的以素食为表现形式的苦行。年第一个素食协会在伦敦成立,英格兰其他城市纷纷紧随其后。到了19世纪,道德因素的存在让素食主义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年他创立了“素食社会”组织。英国公众中素食主义的典型代表是萧伯纳。托尔斯泰也是个著名素食者。到了年,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国际素食主义者联盟的成立。此后,素食主义者群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并不断发展至今,
在我们国内,素食主义的存在也是由来已久。相传,成汤灭夏桀于乙卯日,武王灭商纣于甲子日,后世君王为了引以为戒,便于这些日子斋戒,修养心性,遂成为习俗。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是中国的素食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百年后,南朝梁武帝萧衍是真正将素食主义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出于大乘佛教的菩萨慈悲思想,倡导素食。此后的宋元明清四代直到今天,素食文化不断发展,已经有了愈加丰富的内涵。
素食主义——健康新主张
素食主义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其健康内涵也日趋被人们所熟知。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佷低,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长期坚持素食的人得心脏病和癌症几率是平常人的70%。而且,素食还能起到食疗的功效,对于瘦身更有强烈的推动作用。素食能使血液变为微碱性,能够促进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分的充分燃烧,达到自然减肥的目的。经常素食者全身充满生气,脏腑器官功能活泼,皮肤显得柔嫩、光滑、红润,吃素堪称是种由内而外的美容法。
除此以外,现代人普遍有着较高的精神压力。坚持吃素,除了能获取天然纯净的均衡营养外,还能额外地体验到摆脱了都市的喧嚣和欲望的愉悦。从经济角度讲,素食要比荤食节约更多的开销。素食做成的“大菜”本来就比较少。所以,生猛“大菜”基本上不会出现。
如果想通过素食来减肥,就应注意以天然素食为主,而不是我们在市场上所见到的精制加工过的白面、即食面、蛋糕等易消化的食物。天然素食包括天然谷物、全麦粉制品、豆类、绿色或黄色的蔬菜等等。对含糖量高及高脂的天然素食要有节制性地食用。吃惯肉类者刚开始素食减肥时,别急于求成,可循序渐进,从每餐尝试吃两碟素菜开始,等适应后再逐渐减少肉类及精制食物,慢慢地转向以天然素食为主。素食者在烹饪中特别注意控制膳食总能量,特别是糖、烹调油的摄入量,尽量少吃甜食,烹调清淡。
绿色素食虽然好,实用窍门少不了
虽然素食的好处很多,素食主义也十分值得推崇。吃全素其实对身体也没有好处,因为我们的身体会得不到每天必须的维他命和矿物质,因此,蛋奶这样的食品在每天吃素的同时也需要加以补充。
其次,与普通人相比,素食者必须非常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搭配,才可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而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因此素食者营养缺乏的可能性比一般人更大。因此,均衡饮食,荤素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常见的一些素食病,大多是由于饮食摄入过于单一,没有足够的豆类、粗粮、果类造成的营养不良。试想一个人仅仅靠吃单一食物生存,生命可以保住,但一定不会健康。此外医学界对素食的研究证实,女性经常食素,会对体内激素分泌造成破坏性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不孕或第二性征发育延迟,有碍女性乳房、性腺的发育和体态美,其发生“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也相较于其他更为明显。这是蛋白质缺乏或氨基酸不全的结果,应该吃多种多样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大米配红豆。另外,素食中植物纤维的成分较多,可使胆汁酸的重吸收降低,胆盐浓度也降低;再有,素食者往往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不足,这两种维生素缺乏,使胆囊上皮细胞容易脱落,从而导致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因此,在选择时应多将种子类植物放在首位。
素食小菜谱
素烧麻豆腐
豆腐的软嫩入味,有道是下饭必备美食之一,使用不粘锅炒,豆腐不易碎,也可以少用点水。这道菜和麻婆豆腐比起来更容易一些,算是简单入门菜。
具体做法:
1、豆腐切成小型正方体,过热水焯去豆腥味备用。
2、浇油热锅后加入姜蒜爆香,再加适量水混合豆瓣酱煸炒。
3、水烧开后,加入豆腐,以小火间或轻轻晃动的方式烧熟,然后加入少许生抽调味。
4、水淀粉勾芡,晃动均匀起锅
5、最后淋上花椒粉,辣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香浓素菜卷
选用卷心菜或生菜做为外壳,里面包裹幼嫩的平菇和新鲜的胡萝卜,或者其他你喜欢的菜品,调料只需要一点油和盐。这道菜的重点在于,需要一碗鲜美的高汤,推荐鸡汤或排骨汤,如果觉得麻烦,还可以用浓汤宝代替。
具体做法:
1)先把卷心菜一瓣一瓣剥下来,用开水稍微烫软,再放入冷水里降温。
2)把平菇胡萝卜切丝,挤干水分,加油盐炒软,包进卷心菜叶里面。
3)用深口的盘子码好,加入高汤,开水上蒸,大火十分钟即可出锅。
菌豆炖粉条
待客首选!粉条可以是粗的红薯粉条,也就是传说中的宽粉。一筷子下去捞上来的粉丝表面有一层薄而均匀的油光,合着野生菌的独特味道和青豆的清香,咀嚼有劲,十分过瘾。
具体做法:
1、将粉条浸入水中泡软
2、浇油热锅,待油沸腾后放入粉条、菌菇、青豆
3、均匀翻炒后盖上锅盖
4、等几十秒左右,足够闻到青豆的香味,
5、再打开锅盖反复翻炒,至粉条熟而不烂就可出锅
格调年一月刊正在火热销售中……
幅治这行话J44a1i5xtkd转移至τáǒЬáǒ,
更多详情
请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