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感冒退烧鼻涕不断,还要继续吃药吗

感冒退烧鼻涕不断,还要继续吃药吗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

孩子感冒发烧是常事。退烧以后持续流鼻涕、咳嗽的情况也很常见。这时候,该不该继续吃药,要怎么处理呢?很多家长是很迷茫的,医院咨询医生又不实际。在《调理40讲》课程中我专门讲了这个问题,相信能帮家长掌握好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2岁10个月孩子,感冒发烧3天,在医生指导下用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清热止咳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后退烧。退烧后仍有流清涕,咳嗽,咳白色粘痰的情况。那么还要不要继续吃药?该怎么处理呢?

40讲的每个案例,都会根据整体情况、舌象分析、总结问题、调理方案这四个方面来一一解析整个病案,培养家长分析孩子问题的思路。

根据40讲的方法,案例中孩子的情况总结如下:

1、望面色(具体分析过程见40讲)

?色发黄——脾胃亏虚

?眼泡肿、眼袋红——脾胃不足、胃有蕴热

2、看舌头(具体分析过程见40讲)

?舌质:色偏红,有红点——体内有热

?舌苔:淡白,中部发黄——热邪在表

3、既往史和检验单

孩子外感发热、咳嗽、流鼻涕,用药后退烧,但还是有流清鼻涕和咳白色粘痰的情况,这说明体内的邪气尚未完全清除。

肺气受损,上逆作咳,鼻窍不利,流清鼻涕,这是孩子感冒好了之后还咳嗽流鼻涕的主要原因。粘痰是因为余热之邪煎熬津液,所以痰比较粘,由于用药之后热邪清退,所以热邪相对不重,表现为痰色发白。此外,脾为生痰之源,孩子生病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水湿不利,也会出现咳嗽有痰的情况。

看孩子的血常规,白细胞不高,但血清蛋白酶数值升高了一点点,说明机体既往有感染,现在还在恢复阶段。

4、总结问题

孩子目前的情况是:经过用药,发热已经缓解,但是余邪未清,所以还会有流鼻涕和咳嗽的情况。案例中孩子本身脾胃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总体上来说,脾虚、正气不足为本,余热未清、肺气失宣、痰湿为标。也就是说,孩子本身抵抗力差,病程过程中对脾肺也有损害,所以感冒好了之后余邪还在,还没有好全。

那么,还要不要继续吃药呢?

1、首先看还要不要继续吃药?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清里退热,主要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的寒热往来阶段;

?清热止咳口服液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宣肺,平喘,利咽,同样也是用于外感发热;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

这三种中成药都是清热的药,如果孩子体温正常了,热象也不明显,可以停药,中病即止。这类清热的药多是寒凉的,吃多了反而会损伤脾胃之气,更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孩子现在仍有流清涕,咳嗽,咳白色粘痰,该怎么办?

流清涕,咳嗽,咳白粘痰都是因为余邪未清引起的。清鼻涕、白痰说明还有外寒,但孩子舌红、苔黄,又是有里热的表现,说明整体情况是余邪未清,外寒里热。但热象不明显,所以不能再用特别寒凉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

针对咳嗽:应该用一些相对平和的宣肺止咳的药,既不能太寒凉也不可太温热。那么可以选择的有甘草桔梗汤、止嗽散、二前汤等。

针对余热邪气:也不适合用太寒凉清热的药,可以适当在上述汤剂中加入芦根、白茅根、竹叶等清热生津的中药。也可以用芦根薄荷饮。孩子发热后期余热未尽,外感未除,咳嗽,舌红,均可适当服用。

芦根薄荷饮

材料:

芦根15克,薄荷5克,白糖少许。

做法:

芦根、薄荷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先将芦根下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临出锅时放入薄荷煮沸,关火加入白糖即可。

用法:

取汤汁服用,每日1~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功效:

清退余热。适用于外感发热的后期调理,等孩子咳嗽、流鼻涕、舌红上火的征象缓解后就不需要再服用了。

宜忌:

蚕豆病不可用。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方中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效果,可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特别适合热病后期的调理。薄荷辛,凉,归肺、肝经,有宣散风热之效。

感冒咳嗽恢复期,还可以用橄榄鹧鸪汤,有消痰化痰,滋阴润肺,健脾开胃的功效。

橄榄鹧鸪汤

材料:

橄榄3个,鹧鸪1/2只,枸杞子5克,陈皮2克,盐少许。

做法:

1.所有主食材入汤锅,加毫升水;

2.小火熬汤1小时左右;

3.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运脾健运,化痰润肺

宜忌:

◆适用于感冒咳嗽恢复期。

◆3岁以上消化好时用;1~2岁喝汤不吃渣。

◆蚕豆病可以用。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经常感冒不断尾的孩子,如何调理他的体质?

1、急则治其标:

平时脾胃亏虚,正气不足的宝宝在外感发热期间,先以处理发热和外感症状为主。尤其是体温的处理,一定要及时,体温超过38.5℃就要服用退烧药,既往有惊厥病史的宝宝,体温超过38℃就要服用退烧药了。在退热的过程中会伴随出汗等体液流失的情况,所以要多喝水补充体液。饮食上也尽量以清淡为主。

2、缓则治其本:

等孩子病好了以后,要着重调理脾胃。

病好了是指孩子体温正常,没有热象,舌头也不是红红的,也没有流鼻涕和咳嗽等等症状。因为补益脾胃的药物大多偏温,所以最好在病愈1周后,孩子消化情况好的时候再来调理。过早的补益对脾胃来说是一种负担,容易造成流鼻涕、咳嗽症状的反复。

给孩子调理脾胃,可以选用食疗、推拿和运动等多种方式。

3、食疗:

对于肺脾气虚,容易感冒的孩子,可以选择山药、红枣、龙眼、黄芪、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五指毛桃等食材煲汤。我们在《调理40讲》中介绍的四君子汤、白术佛手汤、云苓汤也可以给孩子服用。家长不要认为小孩子脾胃虚,就给孩子吃一些滋补的产品,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这样容易造成积食,阻碍脾胃的运转,孩子的脾胃反而不能强健。

4、推拿:

可以选择工字操、捏脊、补脾经、运内八卦等推拿手法。一周做2~3次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5、运动:

脾胃虚弱的孩子日常要多注意运动。脾主四肢、肌肉,运动也可以增强脾胃运化的能力,进而加强脾胃之气。但是运动不能太过,不要让孩子玩儿得太疯,总是玩儿到大汗淋漓,否则气随汗泄,对孩子的正气也是一种耗伤。

总之,对脾胃的调理要放在平时,只有脾胃好了,气血生化有源,孩子的正气才能充足、气血才能充盛,抗病能力才能强,即使生病了恢复也比较快。

通过以上案例,家长要知道孩子病好之后怎么分析孩子情况,是不是要继续用药,不用药可以怎么处理帮助孩子好得快。更重要的是,日常要怎么改善孩子体质,提高孩子抵抗力,这样孩子才能少感冒,一旦感冒好的也特别快。

以上内容摘自课程《儿童调理与舌象40讲》近期更新的39讲《孩子感冒退烧后仍然流鼻涕、咳嗽,怎么办?》。近期会更新最后一讲,完成40讲的全部内容。大家也可以积极给我留言,一些问的多的问题会参考加餐。

《儿童调理与舌象40讲》聚焦了孩子喂养中最常见的10个问题:积食、瘦小、便秘、反复生病、腺样体肥大、过敏、咳嗽、睡不安、汗证、皮肤问题。课程现价元,全部更新完成后即将涨价至元,想要订阅学习的家长不要错过目前的优惠价。

▍推荐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yfzl/1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