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饮食护理 > 经典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课程笔记

经典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课程笔记



这周刚刚结束了《经典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两次音频课,有位朋友非常认真的做了笔记,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们分享于此。谢谢这位朋友!祝福亲爱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1

李辛老师3月12日第一次课笔记

地图舌舌体表面有环状的舌苔缺乏的部分,只要是地图舌,就说明了消化系统问题很大,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结果。

眼睛周围肿肿涨涨,说明上焦的循环不好或者说上焦气不够流通。

孩子大便比较臭,擦不干净表示中焦有湿热,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吃荤的,要分析孩子的运动量如何,睡觉时间会不会太晚,家庭氛围是不是太严厉。

中医治的不是地图舌、咳嗽、不长个、腹泻等等千变万化的症状,中医是调理这个不良的体质,通过调体质还可以预防后面将要发生的新的问题。

中焦平素不好的孩子,早上起来,中焦脾胃还没有醒过来,这时给孩子喝一杯红糖水可能比泡一包奶粉要好。脾胃虚弱的还可以喝一点藕粉和葛根粉。

手心有汗表示中焦和上焦有封闭的情况。

根据孩子的消化系统来给它合适的饮食,要观察要改正,要增加户外运动,做做捏脊,如果没有很虚就不需要艾灸,以免带来多余的热量。

两眼之间有青筋表示这是一个敏感的孩子。

鼻头偏暗表示中焦寒。

皮肤的色泽不均匀表示滞。

嘴唇颜色不均匀说明有瘀滞,红有热。

腹部有青筋说明有严重的食积。

孩子不是一台机器,要等孩子饿了再喂食,要学会观察孩子的需要,观察孩子最近有没有消化力,再决定去喂多少东西。

疳积的状态说明三焦循环不好,身体有堆积,表现在皮肤上,比如有小红点,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会出现生长缓慢,鼻子堵住的问题会发展成鼻炎,四肢红点的问题会发展成皮肤病、湿疹。

一生下来几个月就发严重湿疹的,除了食物以外,要考虑妈妈是不是一个湿热的体质。我们国家的孕妇怀孕期间喜欢补,吃很多,大多数女性平素没有运动的习惯,这个情况会导致身体的堆积,这个湿热体质会影响孩子,这是一个原因

温胆汤里含有刺激性的药物(个人认为李辛老师说的是半夏和枳实,对于在发作期的湿疹,皮肤本来就红肿,瘙痒比较严重,湿热比较严重,用温胆汤就不一定合适了。本条针对皮肤病。)

严重湿疹可以采用三黄汤煮水后涂患处。

抗生素药膏,湿疹不是感染,除非出现了局部红肿感染。

激素可以快速消除症状,但是复发的症状会更严重和顽固,这是皮肤科医生的常识。

如果湿疹没有那么严重了,建议不要再使用含有激素的药膏。

湿疹并不是湿热。它虽然在局部表现出了湿,还有热,但它的本质是中焦不足。表现出的这个热是郁热,闷在里面的热,表现出来的湿的部分也是根因于中焦消化力弱,水液代谢能力下降。所以湿疹用寒药内服不是良策,最重要的还是要直面这个中焦不足的本。

人在精神气血不足时容易受到惊吓。

舌体很红,提示有郁热。

舌苔白厚水滑,消化系统流通不好,水气湿气排不出去。

孩子只要有夜尿频繁、水肿就是提示下焦不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甘微苦寒开上焦偏凉

竹叶石膏汤甘寒往下降偏凉

苓桂五味姜辛汤偏温

金匮肾气丸补下焦

身体虚弱的同时又有湿热的,补也不行,用太重的药也不行的孩子,可以试试用温病轻灵流通的路子,车前草泡水喝。

嘴唇与脾胃有关系,嘴唇红表示中焦有郁热。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出现喂食观念不一致的。需要和孩子的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多沟通,请他们听听讲座看看书,为了大家相对理性的交流,有必要这么做。当然,在情绪控制不住时是可以发脾气的,但发脾气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除非对方能听懂你的脾气。

今天的这6个案例和饮食、中焦、消化系统有关。

本次课程老师提到更多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善,大家都想听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其实,大家去学习一些简单的中医操作方法,艾灸、捏脊、拔罐、小儿推拿、按摩,这些处理方法也只是第二层次的部分。当然也有很多家长连第二层次都没有,医院,这是第三层次的。我们的讲座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多做一些第一层次的东西,主动学习一些知识,看一些书,提升自己观察身体细微部分的能力,我们通过看一个个的案例来训练自己一个基本的观察的能力,平时下意识的多留意自己和孩子的舌苔,留意彼此手脚的温度,有没有汗,汗黏不黏,看看孩子的气色、情绪,在学校吃什么,最近零食吃的多不多,孩子学习负担重不重,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玩去运动和晒太阳,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如何。

2

王自成老师3月14日第二次课笔记

中医爱好者要学会中医整体观:

虚实寒热是整体中的两个极端。

这是可以一望便知的,

我们需要学会整体观以便于放下点对点的思维。

案例一:

1.孩子的面部虚浮,能量不是在里面紧实的

2.口唇周围的皮肤发青

3.舌苔白腻舌体淡粉色鲜嫩(舌头的肌肉水水的,舌体水的充盈量过度)

4.舌体老指如牛肉干,纹理明显,含水量低的

5.舌体:舌头去掉舌苔之后的肉的状态

6.腹部:肚脐上中脘下有淡淡的青灰色,可以拿腹部这里的青灰色和面部口唇一圈的颜色相比较。腹部的肌肉偏薄,有些虚浮,像刚出锅的馒头,微微向外膨胀的感觉。

7.小腿:外侧有淡淡的青灰色

8.大便前硬后软:肠道的气,起初还可以充分吸收粪便的水分,后半段,肠道能量不足,已经无法充分吸收它的水分。提示中焦不足。

9.有不消化的菜叶:提示,中焦不足,胃的蠕动偏慢。

10.皮肤瘙痒:皮肤表面气血流通不足的表现。

11.表气虚,外感,中焦虚,下焦还可以,上焦表气,这时,没有能量把气发散到表面。

调理建议:

可以吃参苓白术散,八珍糕(不建议使用糯米粉比例含量高的),微量附子理中丸,待中焦强健后,可考虑服用生脉饮口服液:使上焦充盈。

案例二:

1.典型的少神、神疲乏力

2.下眼睑暗且肿,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疲惫,易累易烦

3.口唇周围微微的发暗,较案例一暗的程度轻

4.舌体瘦薄比案例一老,干燥一些

5.腹部肌肉偏薄,微微有些憋的腹部,腹腔的压力并不充盈(P.S.家长拍摄下肢时需要露出腿部肌肉)

6.头疼腿疼肚子疼:可能指的是容易累,或者是酸痛

7.大便前硬后软:提示中焦不足。

8.入睡困难,翻来覆去:睡眠浅,气往内收敛的力量不够,下焦不足。

9.爱出汗:表气虚,阖不住,下焦主阖,提示下焦不足。

调理建议:

双手搓热捂命门。配合吃六味地黄丸,如果吃了舌苔变厚,可以更换为金匮肾气丸,剂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封顶为成人剂量的一半左右。

案例三:

1.面部偏浊(脸上有灰暗的感觉,鼻翼口唇眼部周围有灰暗,色发青发暗,口唇一圈明显有发青发暗的颜色)

2.舌苔灰暗,白腻

3.腹部的脐周一圈有灰暗的不干净不清爽的感觉

4.胃肠里有脏东西:由于中焦虚寒,肠道蠕动慢,长此以往,脏东西停留在中焦,中焦的浊呈现在了望诊的方方面面。

5.翻身多梦:受中焦虚寒之影响。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能也有下焦不足的问题。

6.有的喜欢甜食的孩子和脾胃虚有关,因甘能入脾。

7.小便清长:下焦也有不足的提示

8.冬天四肢偏凉:阳气不能通至四末

调理建议:

可以在神阙(肚脐)贴附子理中丸,头两个星期吃素一些,让中焦运转效率提升,增加脾胃蠕动的力量,给人体排毒的空间与余地。不需要吃泻中焦的药,因为泻本身就是需要阳气的。

揉腹:认真揉腹,摸到腹部有很多变化,持续的揉,会体会到很多经验,揉过了自然有体会。不要小瞧了揉腹。

案例四:

1.眼睑下暗,舌头口唇一圈,面部微微的青灰(暗)色。

2.舌质淡胖,舌苔薄白

3.脐周有微微的发暗

4.整体腹部的颜色青

5.小腿的色泽微微的发青

6.出生后就有腹泻

7.前干后稀,粘马桶,酸臭:胃肠有湿气

8.四肢偏凉,有时会有潮湿感

知识点:

中耳,咽喉,扁桃体都是人体的黏膜区域

在黏膜区域容易形成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是下焦的阳气不足的体质,《伤寒论》名之曰:少阴体质。包括小便早上起来味重,白天清长,晚上易遗尿也是提示这一点。

调理思路:

主要矛盾点在下焦不足。只有下焦充盈起来以后,中焦和上焦才能运转。针对下焦,少量缓补。

由于中焦有湿气,可能不利于桂附地黄丸的消化,建议配合小茶方。

小药茶方组成:瞿麦或车前草(二选一)5g、陈皮10g

小药茶方饮用时长:喝5天即可

小药茶方功能:小除湿

外治法:

搓热手掌后捂命门

捏脊:小腿内侧的三阴经

艾灸:关元、太溪、命门等,每个穴位10min左右

王自成老师答疑环节:

关于揉腹:

对于孩子来说,揉腹并不需要太多手法

最重要的是判明大方向——判断孩子的虚实寒热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先定大方向:需要补还是泻,阖还是开

开的方法:揉腹的速度、力量偏大。

阖的方法:揉腹速度慢,掌心搭着足以。操作时手搓热者佳。

关于捏脊:

无法界定捏脊的开阖补泻。

捏脊的方向:为尾骨向上一直到颈部。可循两侧膀胱经,可循督脉。

捏脊的作用:疏通人体运行阳气最重要的通道,旨在让阳气自由升降。捏脊因为能疏通阳气,有时可能出现降温效果

关于家庭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附子理中丸是中医常用的加强中焦的药物

根据孩子中焦的通畅程度,来决定是选择口服还是贴脐,通者口服,否则贴。

贴脐方法:睡前贴上,早上起床取掉

知识点:金匮肾气丸比桂附地黄丸补阳气的能力弱一些

小儿中成药使用的原则:从小剂量开始一点一点加,边加量边观察,加到成人剂量的一半左右。

(本文为网名“心如止水”的学员听课笔记,仅供参考。本次课程开课两次,可以反复回听。)

经典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

《经典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开课通知

源典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yshl/1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