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饮食护理 > 舌头的秘密

舌头的秘密



西医看病要通过“视、触、叩、听”

中医则是“望、闻、问、切”

两者有相通的部分

也有各自的特点

可能是受影视剧的影响

现在老百姓一提到中医

就会想到“搭脉”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切诊”

甚至把它想得神乎其神

其实

中医讲“望而知之,谓之神”

真正能反应一个中医水平和功底的往往是“望诊”

当一位病人过来

还未开口

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望”他的气色神态

就能掌握一部分有用的资料

再通过这“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四诊合参”

继而提炼出“病机”最后遣方用药

而“舌诊”就是望诊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舌诊

主要是望舌体和舌苔

有时还需要参看舌下脉络

小陆医生推荐初学中医或者普通中医爱好者

先从“舌诊”入手

因为相比“脉诊”的“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舌体和舌苔的表现相对客观

从肉眼就可以观察它的动态变化

便于归纳和讨论

我们可以从舌色的变化

了解气血的盛衰或者病变的深浅

从舌苔的厚薄展

从舌苔润燥的改变

了解津液的盈亏和输布状况等等

舌诊简便易行

只要勤加练习

人人都可以掌握

陆丁鹏

硕士研究生,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顾勤教授,跟师三年,悉得老师教诲。对慢性胃炎、失眠、更年期综合症、儿童外感、慢性咳嗽有一定治疗经验。目前跟医院中医内科王松坡主任,徐国缨主任学习。

本期小陆医生想和大家聊一聊“舌诊”

看看小小的舌头究竟有怎样的秘密

在正式介绍舌诊之前

小陆医生要强调下

望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望舌时

尽量要在自然光线下

除了要避免阳光直射

还要避免有色光源对舌色的影响

2

一般我们遵循先看舌尖

再看舌中,舌边

最后看舌根

必要时再要求患者卷舌

观察舌下脉络

3

伸舌过久

舌肌的僵硬和血运的改变

会使舌质尤其舌尖部分色泽失真

但舌苔一般不会随观察时间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选择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且每次望舌不超过20秒。

4

自然伸舌

不可太过用力

其实也是上述道理

一般患者舌头回伸时能处于放松状态

所以在伸舌之余

我也会要求患者稍缓慢地回伸

以进一步观察舌质

5

如果当天来看中医

那么前1-2小时就应避免进食

豆浆、椰汁、花生、瓜子、柿子、话梅、糖果等

这些食物会使舌苔染色

影响医生判断

6

有时病人无法前来

由家属代述

并且会带来患者舌部的照片

小陆医生建议不要选择刚起床时拍照

因为此时的舌苔会相对偏厚

不代表病人的常态

如上图

古代医家根据临证经验

将脏腑的病变反应归纳在舌面上

舌尖相应于心、肺

舌中相应于脾、胃

舌边相应于肝、胆

舌根相应于肾和人体下腹部其他脏腑组织(统称为下焦)

此外,舌下脉络在循环功能障碍时

也会有相应变化

这样的归纳

对我们临床很有帮助

比如患者心烦失眠

且舌尖红

小便黄

考虑是心火上炎

我会在组方中加入清心泻火药

如果胃脘部不适

且舌中部苔黄厚腻

可能是湿阻中焦

予清中化湿后胃部不适好转

腻苔也会褪去

如果经常情绪紧张

舌边容易生口腔溃疡

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

兼清郁热

效果就很好

如果男性有前列腺炎或者

女性有盆腔炎白带问题

舌根部往往也会有腻苔积聚等等

当然,中医也不会机械地套用

或者拘泥于这些定位理论

在临床上我们还是会四诊合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常舌苔

我们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舌面荣润、舌色淡红

舌体大小适中

柔软而灵活

舌苔薄白均匀

舌质干湿适中、不黏不腻

表示体内脏腑功能健旺

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充盈

各系统功能处于非常协调的生理状态

之前讲脏腑、气血的异常都会反映在舌象上

而舌与内脏关系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心和脾胃

我们说“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

01

舌质与“心”

舌质与“心”关系密切

中医的“心”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指心脏有推动和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

称为“心主血脉”

如果心脏阳气充沛、鼓动有力

则血液循环通畅条达

反映在舌象上

则舌体荣润鲜活、呈淡红色

反之如果气血不足

则可见到舌体枯萎少泽

舌色或淡白、或暗红甚至青紫

总之一派血液循环失常

血供不足的表现

另一方面心还有主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的功能

称为“心主神明”

这里中医把大脑的一部分功能归于“心”

如果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

就可出现心悸烦躁、心神不宁甚至意识障碍

舌象上多见舌尖红或舌尖生刺生疮

舌体可见短缩、僵硬或歪斜

02

舌苔与“脾胃”

舌苔则与“脾胃”最为相关

中医认为苔是由胃气蒸腾腑中食浊

上聚于舌面所致

能反映脾胃的消化功能和机体的营养代谢状况

正常的舌苔

一般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舌中部和根部稍厚

是胃气和畅的表现

胃是受纳水谷的脏器

脾能化生气血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

多可导致营养代谢失调

舌象上表现为舌体瘦薄或淡胖

舌色淡白

当饮食过剩、运化不及

多于的产物堆积在体内,久酿成湿

反映在舌象上

则出现舌体胖大、舌苔厚腻

结语▼▼▼▼▼▼▼▼▼▼▼▼▼▼▼▼▼▼▼▼▼▼▼▼▼▼▼▼▼▼▼▼▼▼▼▼▼▼▼▼▼▼▼▼▼▼▼

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义各有侧重。

一般认为,舌质颜色、形态主要反映脏腑气血的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与感受病邪和病证的性质有关。所以,观察舌质可以了解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观察舌苔重在辨别病邪的性质、邪正的消长以及胃气的存亡。

通过对舌象的动态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进退、顺逆等病变势态。但小陆医生最后还要提醒,“舌诊”毕竟只是四诊之一,临床上我们还是需要结合其他方法,采集尽可能多的病史,以追求诊断的准确性。一方面我们应该参考古人的留下的经典理论,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挖掘舌诊的其他意义。

▲▲▲▲▲▲▲▲▲▲▲▲▲▲▲▲▲▲▲▲▲

小陆医生教你们的学会了吗?

图文编辑:文化办

图文供稿:陆丁鹏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yshl/1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