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饮食护理 > 30养脾胃,60不受罪,如果嘴巴出现这6
30养脾胃,60不受罪,如果嘴巴出现这6
老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口“气”来自于——脾胃!
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就说明了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
但是,随着大家的饮食越来越丰富,脾胃受伤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你的“嘴巴”出现这6种迹象,最好检查一下,可能已经中招了!
01“唇四白”异常脾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巴可以反应出脾胃的好坏。
“唇四白”就是嘴唇的周围白色的肌肉,嘴唇嘴外一圈,大约1毫宽,《王冰医学全书》曰:“谓唇四际之白色肉也”。
唇四白不明显的人,是脾胃的功能减退,而出现干黄的人,则是脾胃虚弱者,如果唇四白发黑,发紫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
02嘴角生疮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嘴巴起泡、生疮,自己会慢慢的变好。这是脾虚湿气淤阻,或是胃火过旺,引起唇、舌、上颚等口腔先出现问题。
03唇舌肥厚唇肿也是,脾胃失调,功能下降导致的,《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火过旺,脾受灼,就会出现唇肿问题。
胖舌头:舌头肥大是湿气过重的症状,而脾脏是代谢湿气的脏器,表现脾胃的功能下降。
04口干唇燥正常人的嘴巴是光滑、湿润,唇色淡红色,如果嘴巴总是干裂、脱皮,甚至出现裂口,说明脾胃的消化功能异常,也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导致嘴巴干裂、干痛的出现。
05流口水《内经》中指出:“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而涎就是津液、口水,当脾脏功能不足时,不能布散津液,导致流口水,有的是在睡觉的时候。
06口臭有时早上起床口中会有一些异味,但是如果平时总是出现口臭,那小心是胃脏的消化功能减弱,消化不良导致。
胃脏出现异常,导致食物代谢异常,有毒有害的废物长期的储存在胃中,导致口臭,并且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也会伴有口臭的症状。
30养脾胃,60不受罪
脾胃是后天为本,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的功能逐渐下降,但是如何调理脾胃,使得后天脾胃不受病?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能够保养脾胃的效验良方:
1、党参陈皮瘦肉粥
用于急性胃肠病和腹部术后等状态。
党参15g,陈皮5g,瘦肉20g,粳米g,煮粥ml,去荷叶麦冬,温服,日一次,连续一周。
2、荷叶麦冬粥
用于热病之后脾胃功能的恢复。
荷叶20g,麦冬5g,粳米g,煮粥ml,去荷叶麦冬,温服,日一次,连续一周。
3、扁豆薏仁汤
用于轻度的脾虚痰湿证。
扁豆30g,薏仁20g,水ml,煎汁ml,当茶饮,日一剂,连续一周。
4、开胃健脾茶
用于纳食不加,口淡无味属轻度痰食积聚者。
山楂20g,乌梅5g,麦芽10g,甘草5g,水ml,煎汁ml,当茶饮,日一剂,连续一周。
5、南师肚脐贴
肚脐是人体非常关键的部位,被称为“养生要穴”。
胎儿时它是生命营养的唯一入口,出生后它是全身经络的总枢。
▲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
肚脐天生脆弱,这不,平时我们随便抠一抠,第二天都会肚子痛,但同时也证明它跟内在脏腑联系在一起——稍加养护,就能调养全身,相当于做了一次全身的保健。
早在0多年前,人们就懂得把药材敷在肚脐上养生。通过肚脐可以把药效送遍全身,达到调肠胃、去寒气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记载“(脐疗使)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关于脐疗,民国著名中医学家南怀瑾老先生在《我说参同契》道出了一个秘方:用桂圆肉,花椒,艾绒,捣烂,睡觉时敷在肚脐上。
暖暖的三味药将真火通过肚脐传递到全身,让我们身体整个暖起来。
▲南怀瑾(年-年)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清晰记载了一个方子: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适用人群:
1.手脚发凉,长年冰冷,宫寒、痛经者,经期也可以使用的;
2.阳虚体质,湿寒重,脸上长痘和斑、舌苔发白、反复的口腔溃疡,容易失眠者;
3.风寒感冒,发热,经常腹痛、腹泻,尤其对小孩子脾胃虚寒效果明显;
4.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者;
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的人。
?注意事项:
阴虚体质(两颧潮红舌干红等)、孕妇及2岁以下小孩不宜使用。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素材来源:黄帝内经
延伸阅读:
中央首长为何多长寿?请看红墙御医总结的养生长寿方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生先健脾,这些方法你知道吗?
“江南胃王”的科苑情
珍贵!比国宝还珍贵!历代医家的十大名方,收藏了!
身体好坏,脾胃说了算!您的脾胃健康吗?
脾胃好不好,看看就知道!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咨询、投稿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