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饮食护理 > 魅力中药厚朴
魅力中药厚朴
—第89期—
厚朴(houpo)
MAGNOLIAEOFFICINALISCORTEX
别名
紫朴、紫油朴、温朴。
来源
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Rehd.etWils.var.bilobaRehd.etWild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产于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
4~6月剥取生长15~20年的树干皮,沸水中微煮,堆置土坑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根皮及枝皮剥下后可直接阴干。
真伪鉴别
一.正品厚朴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表面灰棕色,有横纹及纵皱纹,劈破处呈纤维状。质硬,较易折断。余同干皮。
枝皮:皮薄呈单筒状,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余同干皮。
二.伪品厚朴
五加科植物白背鹅掌柴的干燥树皮,俗称“大泡通”。呈卷筒状,长约70cm,厚约0.4cm。外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和灰白色栓皮及棕色点状皮孔,皮孔径1mm以下;内表面棕黑色,平滑,有细纵纹理,划之不显油性。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呈纤维状,中间有一排白色点状纤维束。味微苦,经姜制后有辛味。
伪品厚朴(五加科白背鹅掌柴)
药物趣谈
道县,一个偏僻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在这里,云雾缭绕,土地肥沃,热能充沛,风调雨顺,是生产珍贵药材厚朴的好地方。道县厚朴属凹叶型,善于观察的人便会发现,厚朴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叶子总密集于小枝的顶端,叶片呈网状。此外,厚朴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把它的皮、叶撕裂或者枝、叶折断,均能看到一条条又白又细又有韧性的小丝,比蜘蛛丝要粗,要白,要牢。
据调查,厚朴产区洪塘营,一千四百一十人,年收入竟达二十一万元。山乡人民都自豪地称它“财神木”。据县志记载,道县厚朴是年引进的。当时,它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后来,又渐渐向山上移栽。到年,该县境内各地成片的厚朴林,总面积便达八千亩。到年,厚朴种植面积比年增加两倍多,药材年产量十三万多斤。近些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加强培植,并开展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的厚朴科研活动。由此可见,厚朴在道县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证:常与苍术、陈皮、甘草等同用。
2.胃肠积滞胀满:治胃肠积滞之便秘腹胀。常与大黄、积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治热结便秘,腹满胀痛,常与大黄、芒硝、积实同用。
3.痰饮喘咳:治痰湿内阻,肺气雍逆之喘咳胸闷,每与紫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治寒饮化热、咳嗽喘逆、喉间痰声辘辘、烦躁不安,常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治宿有喘病,复感风寒,表证未解而微喘者,可与桂枝、杏仁、生姜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现代应用
1.厚朴三物汤:治疗肠粘连。
2.厚朴治慢性咽炎:健脾行气,化痰散结,养阴利咽。慢性咽炎突出症状表现均有咽中异物感、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3.厚朴汤治疗颈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多由气、郁、痰、火互结所致。疏郁化痰、软坚散结解毒是其治法,半夏厚朴汤疗气解郁,化痰散结。
4.厚朴防龋:厚朴的有效成分为厚朴酚,厚朴酚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镇静中枢神经、肌肉松弛等。
5.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肺气肿体征,咳痰气促,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能温中散寒,活血逐瘀,助心阳化水饮,疏通络脉,改善微循环。
下期再会
稿件提供/药学院
文字/王文婧
排版/张秀秀
审核/宋梦晗
(第期 总第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