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饮食护理 > 经方给西医大夫看病一例
经方给西医大夫看病一例
年
3月31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水中火先生
经方辩证问诊单
所在省市:河南周口市
职 业:医生
婚 否:婚
性别,年龄:女,61
现在主要症状:
纳差,嗳气,稍有痛感,胸肋胀满,右侧肋下隐痛波及后背,有时在胸腔窜至云门穴的地方,上眼皮及太阳穴、头都发胀。
现正在服用的药:偶尔服用抗血压西药
现在是否艾灸:否
最初发病的年份月份:
病情加重的年份月份:
发病的时辰:
阴历11月16日晚因洗头受凉,引起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舌质暗,舌下经脉发粗,舌粘膜发红。
发病时的典型症状:
头胀胸腔闷胀,重时心悸无力。
西医病名:
慢性胃肠炎,结肠息肉,高血压。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
前阵感冒用过止嗽散,后来用两天消炎药。
是否做过手术:
好多年前做过胆囊切除、右侧甲状腺瘤切除。
面色:
无光泽
眼象:
干涩,胀感
出汗情况:
活动时易出汗
耳:
鸣,左重,右轻
目:
干涩,眩晕
口:
口腻,口甜,泛酸,睡时偶尔流口水
咽:
痒,晚3点后口干,口腔干涩有味
胸:
满,闷,胀,痛,如果服碳酸饮料类东西,食道有刺激感
胁:
胀,痛,左轻,右重
腹:左少腹冷痛,右侧稍痛有点凉
心:
烦,悸,慌
心下:
满,堵,胀
头:
头顶,两太阳穴,前额部稍有晕悸,左侧明显,
项:
僵,痛,酸,原有颈椎后突
手:
凉,冬日干燥
背:
胀,右
腰:
凉,左侧轻度膨出
腿:
关节不太灵便
足跟:
右有增生
足趾:
冬天左脚易凉
饮:
少,喜温
食:
喜粥,厌油腻
睡眠:
少,平时易困倦,失眠,多梦
大便:
一次,湿,感觉有时总欲大便,但便出不爽
小便:
一般夜尿3次以上
房事:
无
身体有如下症状:
动时易出汗,怕冷,怕风,怕热,不是严重的那种,遇冷咳,打嗝,偶尔腹泻,心烦,易恐,乏力倦怠,站立觉累
七情何者为重:
容易生气
过去曾服过的药物及疗效:
吃加味逍遥丸能舒服些,但是只能吃一次两次,要不大便不好,感觉是上热下凉
体温呼吸心率血压
心率60-70,血压-/80-90,偶服降压药
现代医学检查情况:
血常规正常;
遇冷有时会腹泻、腹痛、有黏液、不能吃凉物,如水果;
左侧颈部甲状腺小瘤;
有结肠息肉
过去曾服过的药物及疗效:
吃加味逍遥丸能舒服些,但是只能吃一次两次,要不大便不好,感觉是上热下凉
体温呼吸心率血压:
心率60-70,血压-/80-90,偶服降压药
现代医学检查情况:
遇冷有时会腹泻、腹痛、有黏液、不能吃凉物,如水果;
左侧颈部甲状腺小瘤;
有结肠息肉
QQ问诊:
日期:-1-11
患者儿子16:14:48
先生请给我妈看看。
水先生16:31:14
稍等,我正在看你母亲的问诊单。
患者儿子16:51:51
找一中医治过,类似于火神派,摸脉很准,善用附子,就是有点猛,太热。
疗效一般般。
水先生16:55:15
什么疗效一般般?
患者儿子16:55:26
那个用附子的中医疗效。
先烦请先生解决下目前主症吧,经常犯。
水先生16:58:09
大便几日一次?拉得顺畅吗?
患者儿子16:58:17
现在一日一次。
拉的还行吧,有时黄,有时带绿
一贯说大便时,就得赶快去。
偶尔吃点健脾丸啥的。
也不敢多吃。
吃温燥的就大便干,吃凉药的就拉稀(比如加味逍遥丸),中成药没有正好的。
水先生17:02:32
请用下方
处方一:小建中汤
患者儿子17:02:53
好。
水先生17:03:30
每日2剂,连服4天后反馈。
患者儿子17:03:47
这么简单****啊?
水先生17:04:17
不要以为简单。经方都是简单的。
患者儿子17:04:25
是是。
日期:-1-14
患者儿子08:47:35
反馈:***服用后最大的改善肋下痛几乎消失,剩下放射到背部的地方有点沉。
今晨各症状有好转,胸腔不再发紧,供先生参考。
水先生08:50:15
效果不错,****不变,继续服用4天
日期:-1-18
患者儿子19:03:23
总体反馈:目前是基本肋疼消失,但胸闷,感觉胸中气不行,无食欲,胃中发热,感觉冒热气。
原眼胀,头胀,太阳穴胀,耳鸣无改善,这是最难受的。
水先生19:06:05
胃里面冒热气?
患者儿子19:11:34
就是胃里发热,剑突下一股热一股热交替感,但这不是感觉难受的地方,还是那些胀,不是苓桂术甘汤加怀牛膝症吧,呵呵,我瞎猜的。
水先生19:11:59
大便的情况呢?
患者儿子19:13:01
上下感觉气不通,停滞感。
水先生19:13:25
大便的情况呢?
患者儿子19:13:50
大便颜色发黑,成形。
水先生19:13:59
几天一次大便?
患者儿子19:15:58
大部分是一天一次,偶尔两天一次,解的不多。
水先生19:16:24
吃饭的情况如何?
患者儿子19:18:55
吃的也不多,就头一付药服后,感到有饿感,后面再服就没了。
水先生19:20:11
请用下方,每日1剂。连服4天后反馈。
处方二:大柴胡汤
患者儿子19:28:22
这么眼熟,我去抓药,就一般煎法吗,先生?水开后三十分钟?
水先生19:28:36
对。
日期:-1-20
患者儿子10:04:46
先生在啊。
服两剂了,得说下,我母亲头、眼、太阳穴胀都有很好的缓解,胸腔的不适也有缓解,第一剂药喝完后有轻微的拉肚子感,但并不拉,只是有那种感觉,大便基本成型,也不糊或稀。
是不是变下剂量?
继续用药吗?
水先生10:10:15
方子不变,请继续服用4天。
日期:-1-31
患者儿子13:04:01
先生,我母亲的病怎么办?
她说有很大好转,但是眼还有点儿胀,胃不舒服。
水先生19:04:07
你母亲的方子不变,继续服用4天就停药。三分治,七分养
日期:-2-5
患者儿子10:08:01
反馈:我母亲4天的药已服完 剩余肩胛骨部位的不适感觉,不过也不太明显了,活动活动胳膊就能消失。
水中火:
仲景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若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的方意是:土中泻木。辛甘化阳温脾,倍芍药加饴糖酸甘化阴而缓急。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纳差嗳气,稍有痛感,胸肋胀满,右侧肋下隐痛波及后背,有时在胸腔窜至云门穴的地方。上眼皮及太阳穴、头都发胀。”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定性为“肝有实”,大小柴胡汤是对症之方。
方以病证而立,方与病证一体的有机联系,乃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
按照方证对应原则,只要临床特征性症候与仲景书中的描述相符合,就可将经方信手拈来,而不必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
直而言之,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临床实践,堪称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
《金匮要略》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患者方一用的是小建中汤,方二用的是大柴胡汤。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生白芍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胶饴一升。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生白芍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劈),大黄二两。
坛友互动:
水中火回复的帖子
实则泻其子,肝之子心,所以用苦味的柴胡泻心,不应当用咸味的补心。
水中火回复的帖子
患者用的剂量:
北柴胡24,黄芩9,生白芍9,半夏15,枳壳10,生大黄6,生姜15(切),大枣2枚(劈)。
你的区别就是泻肝汤与泻心汤的区别。
七月老虎按:
经方临床家涂华新先生浅谈小建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