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曙光middot科普乍热汗如洗,

曙光middot科普乍热汗如洗,



炎炎夏日,因为“出汗异常”前来传统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出汗异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正常的出汗是人体津液代谢的一部分,异常的出汗如自汗、盗汗、心胸汗出、头汗、手足心汗出是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症。

通常来说,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称为自汗;而寐时汗出,醒来自止的称之为盗汗。临床上,除外甲亢、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大多数汗证均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中医门诊常见的汗证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汗:时时汗出,动则尤甚,多伴乏力、气短、心悸等,多见于面白、体瘦、胃纳欠佳之人,平素易感冒、或患有过敏性鼻炎等病史。

2.湿汗:时时汗出,进食或运动均易汗出,多伴身重懒言、脘腹胀大、便溏、舌体偏胖、舌苔白腻或淡黄腻等,多见于平素不爱运动,体肥之人。

3.盗汗:寐时汗出,或寐醒阵汗,多伴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便秘等,多见于工作压力大、晚睡熬夜、吸烟酗酒之人。

4.更年汗:烘热汗出,汗出身冷;或兼寐时汗出,五心烦热,常常自汗盗汗并存,多伴心情抑郁或烦躁不安、腰酸腰痛、头晕头胀等,自觉寝食难安,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5.产后汗:产后昼夜多汗,甚则汗出浸衣,多伴乏力、气短、少语、腰酸等,见于产妇。

以上几种汗证为临床常见,中医治疗需分别对待,如自汗之人,往往素体脾肺气虚,卫外不固,故而治疗上应以玉屏风散、桂枝汤、四君子汤等为主;如湿汗之人,往往由于体内多湿,机体内湿外排的表现,故而治疗上应以运脾化湿、燥湿、利湿、渗湿等为主,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四妙丸、防己黄芪汤、麻黄连翘赤豆汤等,此外需嘱患者少食生冷水果饮料等避免加重机体湿困;盗汗之人,往往由于晚睡、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机体阴虚湿热之候,故宜当归六黄汤、丹栀逍遥散、知柏地黄丸等,同时嘱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及戒不良嗜好;更年汗之人,由于更年期肾虚肝旺所致,治疗上应以二仙汤、左归丸、逍遥丸、肾气丸等为主;产后汗之人,多由产后血脉空虚,气弱血虚所致,短时出汗(小于一周)属自然现象无需处理,如多汗时间大于一周,或汗出如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应以中医中药调理,常用当归补血汤、圣愈汤、十全大补汤等。

凡此种种,患者应以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为务,医者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对证用药,不可见汗止汗,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方可治本。

专家简介:

傅慧婷

上海中医院传统中医科,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十余年,擅长在内科杂病如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腰腿痛,慢病大病重病的中医调理。目前入选上海市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计划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传承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已发表论文19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论著1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bytj/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