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舌苔厚腻脸色黄,是湿气太重,每天早上一杯
舌苔厚腻脸色黄,是湿气太重,每天早上一杯
问上医
最有趣的健康订阅号
中医讲,湿是自然界六大邪气之一,又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人体内湿邪重会使身体出现沉、浊、痛等症状,很难受且很难祛除。但掌握好方法,湿气能尽去。
怎么判断湿气重不重,有哪些好用的祛湿方法?下面给你答案。
有这5个症状,说明你体内湿气重
1.舌苔厚腻
这是判断湿气最准确的办法。湿气重的人舌苔白腻(寒湿)或黄腻(湿热),寒湿症的人舌头还会呈现淡胖的状态,舌头边缘容易压上齿痕,而湿热症的舌头是红色的。
2.虚胖体“沉”
这个沉不是指重量大,而是身体里就像充满了水蒸气的感觉,发沉发重。具体的就是感觉身体困怠,好像提不动脚不想动的感觉,且脑袋也像进水了一样发昏发沉不清楚。有时还会关节沉,浑身酸痛。
至于虚胖就好理解了,就是体型胖,像水充起来的胖,或有点浮肿。尤其是容易沉聚在下肢,造成下肢水肿。
3.大便不成形
大便不成形,很松软,且质地黏腻,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掉。
4.头发发油脸色黄
头发、脸甚至是耳屎都油腻腻的,通常说明体内湿气较重。具体的表现就是头发刚洗一天就发油,脸上容易长痘,耳屎也呈油状容易自己流出来。
湿气重的人脸色也会发暗发黄。
5.胃口差总有饱胀感
该吃饭的时候总是不觉得饿,吃一点就感觉胀,甚至有食物往上顶的感觉。
祛湿:减少湿气来源、增加排出
人体内的湿气多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来源过多,包括环境中湿气重如雨季时连绵阴雨天,还有饮食中摄入过多“助湿”的食物。二是,身体内有“除湿”功能的脏器能力下降,不能将体内聚集的湿气排出,主要是脾肺肾,尤其是要健脾。
1.减少湿源
即少吃会”助湿“的食物,概括起来就是“肥、甘、厚、腻”的食物,具体来讲就是少吃:
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的皮等;
甘,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奶茶等饮料;
厚,烹饪时放的调味佐料非常多,味道重的食物;
腻,吃起来粘腻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奶油、奶酪等。
这些食物本身助湿,而且会影响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导致水液滞留凝聚成湿。所以,少吃这些食物能减少湿的来源。
2.按摩除湿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要健脾补脾。可以按摩和食补。
按揉祛湿要穴阴陵泉穴。这个穴位在小腿的内侧,膝盖下胫骨内凹陷中。
可以正坐或仰卧找到穴位,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左右腿穴位各60下,有酸胀感即可。
3.食补祛湿
冬瓜、薏苡仁、陈皮、山药、莴苣、扁豆、红豆等都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最好是能坚持常喝红豆薏米水,不但能祛湿还有助补血。这个要坚持才有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想起来才喝效果会大打折扣。
红豆薏米水煮的方法不对也不行,很容易两者都非常硬,甚至一两个小时还熬不烂,费火费气(或电)还容易把锅烧干糊锅底。
推荐煮法:
1.选没有霉味、稍软糯的薏米,赤小豆,各50克;
2.加入足量水大火烧开后熄火;
3.停火焖半个小时;
4.再开火焖半个小时。
完成!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