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舌苔又黄又腻,为什么诊断为寒病
舌苔又黄又腻,为什么诊断为寒病
中医辨证,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而有些症状和体征不一定反映疾病的本质,需要我们详细诊察,追本求源。相信这偏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北京的一位老中医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当时遇到一个病人是慢性阑尾炎,因为病人年龄比较大,不敢做手术,找中医治疗了。本来中医治疗阑尾炎还是有一套方法的,而且很快。前面的医生主要用苦寒的药,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痛是好了,但后来病人老是拉肚子。于是病人换了医生到这位老中医这里来了。病人舌苔又黄又腻,这肯定是中焦有湿热。开了连朴饮,也是清中焦湿热的方,吃了还是不管用。然后,这位老中医仔细询问。得知病人虽然拉肚子,但是拉出的东西并不是热辣辣的,还有很多寒象。有时候肚子还会痛,喜欢用热的东西敷在肚子上,而且喜欢按,这又像是一个寒证。但是从舌苔上看,又是一个湿热,很严重的湿热。那怎么办呢?再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位病人在退休前是一家制冰厂的工人,是专门做棒冰、雪糕的,接触的寒凉太多了。而且病人现在年纪也比较大了。年纪大同样也会阳虚。还有,之前用了很多苦寒的药,这又进一步导致了阳虚。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所以他后来把这个病当成一个寒病来治,采用健脾温中的方法,很快就把这个腹泻治好了。这就是追本求源。追本求源就会不必顾虑他的舌苔又黄又厚,这是说得通的。因为他本身有寒,就运化不开,中焦就有积滞,积滞反而生热。这种热只是小范围的热,它的本质是寒的。现在还有很多病,本质是热的,有小范围的寒,这种寒往往是脏器功能不足,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有追本求源的功夫。(本文摘自唐略《思考中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