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脾胃不好看这5个部位,带你揭秘中医看诊
脾胃不好看这5个部位,带你揭秘中医看诊
因为一般脾阳不足后,就会引发各类不舒服或病症,宝妈们记得住脾阳不足的结果,记不住啥是脾阳不足……
今天呢?我们就来好好脾阳的问题!学会如何通过面诊去判断宝宝脾的状况!
脾阳不足因何而起?
身体好坏的判断标准是——体内阴阳平衡,而影响后天阴阳平衡的关键——脾,脾为后天之本!
因此,脾阳不足除了先天遗传自父母亲寒凉的体质之外,更多是护养不当造成,比如↓
后天护养问题出在哪?
▼
吃:吃的太多,吃的太寒凉,吃的太杂,完全超出脾胃负担,脾胃一直在运化食物,脾胃不是永动机,得不到休息就会耗损,有耗损就会积食,加重体内阴寒,脾阳受损;
穿:穿的太多,捂得太热,毛孔张开导致寒凉易入侵,同时热量也难散出去;穿的太少,直接迎接寒凉;在2岁前,囟门未闭合,护理不当,寒凉直接从囟门直冲而下。
住:环境太差,空气不新鲜或不干净,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反复感染伤肺,脾为肺之母,肺的问题会累及到脾;
生病护养: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就先不说,日常的西药、点滴、臀部针等都是寒性的,用一次就是一次寒凉入体,身体素质好可以代谢出去。
但若频繁使用或体质弱,寒凉不能及时代谢,就会滞留体内。就像吃泡面一样,天天吃、每周吃,身体是会吃出问题的!
如何判断脾阳不足?
今天我们讲如何通过面诊来判断!每天没事多观察宝宝面色,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宝宝的问题!
通过面诊判断宝宝是否脾阳不足,主要看5个部分——面色、眼皮、舌头、唇部、鼻部。
1、通过面色来判断
面色判断的重点在于“光泽”,虽然黄色对应脾,当面色暗黄或淡黄时,只要宝宝面色有光泽,那么症状就还在表,调理起来还是很快!
面色淡黄——外感表征或积食,脾阳只是略微受损,这时一般减少饮食量、不吃寒凉,宝宝自己能恢复;所以,一般正常或常见面色为“淡黄而有光泽”。
面色暗黄——表示长期积食导致的脾阳严重不足。
2、通过眼皮来判断
上眼皮对应脾,下眼袋对应胃,而脾与胃相表里,因此上下眼皮的变化都能反应脾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看两个方面:肿大和颜色
肿大类:
下眼皮突然肿大——排除蚊虫叮咬、哭闹、揉搓等原因,则可能是生病、脾胃不舒服;
下眼皮长期肿大——脾胃长期虚弱,脾阳严不足;
颜色类:
下眼皮突然发红——外感新症要感冒,或者积食,胃肠型感冒。
下眼皮长期青色或青黑色——是虚寒体质,脾阳不足。
下眼皮由红转——体质变差,往虚寒走;由青变红——体质变好
3、通过舌头来判断
舌头的学问可就大着呢!一般情况大,通过舌诊就能把宝宝的情况,看个七七八八,所以单独看舌头也是可以的!
①看舌体:
舌体胖大——主水湿痰、阳虚;舌体瘦小——主阴血亏、阴虚
②看舌质及颜色:
舌质鲜红——实热、阴虚火旺;舌质暗红——郁热;
舌质淡白——虚寒、气血亏虚;舌质粗糙——内热;
舌质正常——色淡红
③看舌苔:
舌苔正常——薄白苔;舌苔厚腻——积食、脾胃虚寒;
舌苔白——有寒;舌苔黄——有热;
乳苔——本身偏白,如果又厚又白则可能是宝妈的体质偏寒。
4、通过唇部来判断
如果唇部开始出现症状时,一般说明脾阳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了!
唇色淡红——正常;唇色红——寒极生内热虚有火;
唇部有唇线(唇部有两种不同颜色时的分界线)——是虚寒体质,体内寒凉重。
唇周围发青——长期积食,脾胃虚弱;
5、通过鼻部判断
很多宝妈会发现宝宝鼻梁有青筋,有些是突然就有的,有些生下来就有,有些长大后会消失,这其实也是体质有虚寒的表现。另外,鼻翼两侧发青也是,长期积食导致的脾胃虚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