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种百科 > 关于中医养生,那些事儿知道越多越好
关于中医养生,那些事儿知道越多越好
中医,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中医如何博大精深?又给我们国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武汉恩吉海景门诊和您一起走进了解~
古语云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翻阅典籍
各类中药名字跃然字里行间;
打开电视
"八段锦"、"五禽戏"仍在演练;
走进学校
教师常讲"杏林"、"悬壶"的由来;
走遍名山大川
处处可见"太极"的踪影;
走近中医,走进神奇。
中医,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如今,许多地方设有按摩、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保健项目,中医保健意识深入人心。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做这些保健项目,每个人的体质症状不一样,有人适宜也有些人不适宜做。
6种病最适合看中医
中医和西医可谓各有所长,如果盲目地只认准一种疗法,就有可能耽误病情。但在一些常见疾病中,有几种更适合看中医,下次别再乱投医了。
1
过敏性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停药后容易反复。
中医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常属于激素分泌紊乱,如果单纯调节某种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剂量,还容易引发体内一系列激素变化。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疾病也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3
脾胃病
如慢性胃炎、腹胀便溏等,一般病程较长,机理比较复杂。西药多为单成分,不如中药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更容易贴近病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4
呼吸系统疾病
西医对治疗感冒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如果是细菌造成的,可以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另外,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5
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
看中医前有6个“不要”
不要化妆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勿吃易染舌苔的食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勿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
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不做剧烈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不要频繁更换医生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医生,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
勿用旧处方或他人处方
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非常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患病的原因、时间、地点、表现不同,药都会不同。除非医生允许,请不要沿用以前的处方,或他人处方。
来院路线:81、88、82、89、(二雅路吴祁街)、93、(吴中街四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