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
臭汗源于肝,虚汗源于肺,冷汗源于肾
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比较胖的人,一动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俗话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汗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废物,还可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但是,如果出现这几种“汗情”,你就要注意了,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需要额外注意!一、这些部位出汗异常,身体可能有问题1、臭汗源于肝如果出臭汗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2、虚汗源于肺一般情况下,虚汗主要指肺气虚。肺气衰弱,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施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3、冷汗源于肾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施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铺灸作为养生保健之道,重在改善调理。使用期间应避免烟酒生冷等禁忌事项。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二、汗液颜色异常,肝肺胆有问题
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黄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原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而且,某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需要及时就诊。1、黄汗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此时,建议及时就医,如是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几种常见肝胆疾病患者,日常可用陈皮进行调理:慢性病毒性肝炎,可用党参陈皮瘦肉汤、陈皮排骨、陈皮小米粥等;肝硬化,可用党参扁豆陈皮粥、玉米须陈皮饮等。2、白汗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肺阳虚所致,常与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肺阳虚,在治疗上,应以温肺健脾、益气化涎为宜。在药物上,可选用细辛、干姜、桂枝、麻黄、丹参、人参、甘草等;在饮食上,可选用蛤蚧、核桃仁,白果、山药、鹅肉等源温肺散寒食品。3、红汗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内分泌紊乱,日常作息饮食都要多注意,尤其是不能熬夜,同时可用四物汤进行调理;如是身体某部位出血务必及时就医止血。4、绿汗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三、汗的味道异常,身体有病症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所排出的汗液味道是不同的,可以通过闻汗味来自测身体的某些疾病。1、腥臭味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这可能和热证或者是湿热证有关系,一般都是属于肝热,或多见于肝硬化。从中医角度讲,肝负责处理和分解有毒物质。日常饮食中的煎炸食物及烟酒等,均令体内积聚不少有毒物质,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热。而出汗是排毒的一种途径,故肝热者的汗多有异味。而肝硬化的病人,不能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很多蛋白质随着汗液排出被细菌分解,产生特殊的腥臭味。出现这种味道,日常我们就要多喝菊花茶来缓解症状了。2、芳香味如果汗液之中有股芳香味,常是糖尿病人的体征。还有些小儿在汗液中能发出一种槭树样的独特芳香,表明小孩子患了槭糖尿病,属于遗传性疾病。注意: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3、尿臭味汗液中含有尿骚气,汗干后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这是尿毒症的表征,为尿毒症肾气衰竭的症候,病情较为严重。4、酸味如果汗液中带有酸味,可能患有活动性风湿病。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的药物也可导致汗液气味发酸。出现这些“汗情”千万别大意!及时调理把大病扼杀在萌芽期!延伸阅读:这5种汗,是身体在报警!现在知道还不迟人的阳气在表,出汗能让体内的湿气随着汗液排出,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适当出汗还能起到散热、调节体温的作用,可以疏通毛孔、滋润皮肤,这时还是不要抱着空调不放,否则到了秋冬收藏季节容易落下病根。然而,微微出汗才是养生,大汗淋漓则是「耗生」!中医医书里有说「大汗亡阳」,大量出汗会耗气伤阴,导致自身体液的过度消耗,体内阴阳平衡被打破,对身体肯定不好!在《素问·宣明五气论》又有「五脏化液,心为汗」的记载,《景岳全书》也认为「汗由血液,本乎阴也」。虽然我们都知道心主血脉,但汗和血产生是同根同源的,足以体现汗液的珍贵。这也许就是「血汗钱」一词所蕴含的道理吧。看看你流的是哪种汗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比如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人体容易出汗,但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大多为一时性的。正常的汗出,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范围:全身均匀有汗汗量:微微有汗,发潮发润时间:可持续,不是阵阵冒汗色味:无色或淡黄,味略咸,无难忍异味次数:一天出汗两三次,大汗不超五次但是,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发生改变,很可能是体虚的表现或者是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一定要引起重视。异常出汗提示健康问题:1一动不动也流汗——气虚自汗白天出汗比别人多,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甚至坐着不动都会出汗。体质较虚、大病初愈或者肥胖的人多见,主要是气虚导致的。
汗出怕风,气虚的人易患感冒,常感觉神疲、乏力、气短、食欲差等,这时候需要吃点山药补一补脾肺肾。2常常睡觉出大汗——阴虚盗汗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轻者入睡后稍有汗湿,重者每晚衣被尽湿,醒后汗停,这种在中医里叫作盗汗,主要是阴虚火旺导致的。经常盗汗的人,常伴有手脚心热、两颊潮红、口咽干燥、容易心烦失眠等问题,这时候可以吃一点酸枣仁助眠养阴。3半身汗、奇怪汗——警惕糖尿病上半身有汗,下半身无汗,或在进食数秒后,忽然出汗,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要警惕糖尿病。4胸闷汗、出冷汗——提防心脏出事心脏出现问题时,由于体循环淤血,会导致周围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液体渗出,如果出汗特别是出冷汗的同时,还存在胸闷、胸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5全身汗、持续汗——当心甲状腺疾病经常出现莫名的燥热,随后全身出汗且持续出汗,这样的情况,可能显示你的新陈代谢处于异常旺盛状态下,或许是甲状腺给你发出异常的「信号」。如何改善多汗的问题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多汗,要及时就医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气虚导致的自汗,以及阴虚导致的盗汗,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食、按摩、施灸调理。1、改善自汗:多补气
自汗多为气虚不固,建议多食用山药、扁豆、栗子、核桃仁等补中益气的食物,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改善气虚症状。在选穴上,推荐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气海穴是大名鼎鼎的「补气穴」,前人有云:「气海一穴暖全身」,意在强调气海穴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之功。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是统摄元气之所,能培元固本、补气益精。俗话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按足三里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是补益气血的要穴。2、改善盗汗:要滋阴
盗汗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阴阳不调。平时饮食可以多吃些有滋阴功效的食材,如枸杞、桂圆、阿胶、麦冬、山药、百合、银耳等。出现阴虚盗汗的人,可以通过揉按,或施灸阴郄穴、后溪穴、三阴交穴来改善症状。阴郄穴是调理盗汗的特效穴,《百症赋》曰:「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而汗为心之液,阴郄配后溪,有清虚热、敛阴液之效。三阴交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揉按或施灸三阴交穴相当于对这三条阴经都做了调节,能促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个人体质不同,出汗原因也不尽相同哟。中药铺灸姜疗绿色疗法,铺灸无毒无副作用,有病调病,无病保健,不管是肩椎炎,颈椎病还是腰腿疼痛问题,或者男科、妇科问题,失眠多梦、免疫力低下等铺灸都可以调理。
如果您也想用铺灸调理身体,那么建议您可以报名铺灸特训班,咨询老师!老师监督您打卡,完成作业,每一节课老师都会带您学习,让你0基础成为铺灸高手!真正做到
专业铺灸,健康久久!
知灸,用灸,传灸,爱灸
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位健康管理专家!
中药铺灸是在隔姜灸、隔药灸、艾灸、长蛇灸、火龙灸各种灸法的基础上集艾灸,隔药灸,隔姜灸等各种灸法之长独创的一种新疗法,在任、督脉上施以,其施灸面广,劲力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所以补充阳气效果更好。比汗蒸更渗透力,比火疗更安全。比艾灸更全面。排寒排湿排毒,通经络,通气血,通胃肠,激活细胞提高人体自愈力,提高免疫力等效果更胜传统灸疗法。年的历史传承中药炮制术和精确配伍比例调制的秘传中药粉。上古传承的药浴治疗方法。配以老姜的中药铺灸调节五脏六腑阴阳五行可从根本上改善你的体质。
中药特色铺灸—绝密一灸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型号、不同功效的药粉,通过穴位刺激、透皮给药快速作用于人体经络,利用生姜温津驱寒、引经入髓的功效,让药物有效成分迅速进入人体,循经而行,内达脏腑,由表及里产生效应,起到疏通经络、温补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1、中药铺灸无火无烟更安全有效。
比如艾灸需用明火,烟味比较浓,刺激呼吸道,很多客户接受不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安全容易烫伤顾客,面积由点到线需详细辨识穴位的位置,中药铺灸操作简单,无火无烟,无需辨别具体穴位,因而中药铺灸姜疗绝密一灸的引进就是必然的趋势。
用秘制中药粉+打碎的老姜在熏蒸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通过皮下给药,作用几百个穴位,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各种不适,达到驱寒湿、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施灸面积最大,照顾穴位最多,能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
2、简单易学易复制,无需任何手法,用工成本低,不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
解决美容师、推拿师的双手,是各大美容、养生推拿理疗机构最佳选择。只要你会干活,无论年龄老少,相貌美丑,无需辨识具体穴位位置,无需借助手法均可操作。当然有手法配合,效果会更好。一个服务人员可服务多个客户。
3、中药铺灸疗法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泛,施灸范围更全面。
十二条经络,五脏六腑都可以铺到,面积广,渗透力强,并且比汗蒸要舒服多,不会闷,同时泻补同调,尤其宫寒体寒的前三天不出汗,坚持铺一个小周天改善身体的微循环,铺灸效果有特效。祖传秘制成系列的中草药制品:通过配伍使用,不仅仅能够通九窍、保健康,还能够起到更多的调理疾病的效果,解决美容师双手,效果经临床和市场验证。
4、价格亲民,客户更容易接受。
一个全身铺灸,通过祖传秘制系列中药粉配伍使用,可以调理身体多种亚健康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灸疗法只能调理单一亚健康问题。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分享之内容仅作为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公司和本平台立场,请各位师兄明辨。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诊疗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另外,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更正删除。
非常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