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孩子虚寒又上火,又寒又热的体质如何调理
孩子虚寒又上火,又寒又热的体质如何调理
儿学堂
学了那么多,目的是要会用!周末我们花上1分钟的时间,看看在生活中怎样实际运用吧!
孩子虚寒又上火,
又寒又热的体质如何调理?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问:
许教授好!小孩2岁8个月,蚕豆病。2月9日有口臭并有点流鼻涕喝了三星汤和一点小柴胡冲剂好了,后面那天也给她吃了点健胃消食片。前几天左脸颊长了粒豆样的,最近几天偶尔起床会有几声咳嗽,今天嘴巴两边烂嘴角了,嘴巴也生疮了,家人说她上火了,但我看舌质是偏淡的,请问教授小孩目前什么状况应如何调理?如何擦药和饮食调节?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
●口臭、流鼻涕,喝了三星汤、小柴胡冲剂、健胃消食片好转;
●脸颊长粒粒,偶尔起床会有几声咳嗽,烂嘴角,嘴巴生疮;
●舌淡,舌苔白稍腻。
相信这孩子的情况是很多妈妈的困惑:孩子烂嘴角、嘴巴生疮、脸上长粒粒,这是很明显上火的症状啊,可是看舌象,这个舌很淡,舌苔白稍腻,又是体质虚寒、脾胃有积滞表现,那到底是寒是热呢?应该怎么去理解这种寒热夹杂,又应该怎么去处理,先处理热还是先处理寒呢?
先来了解这孩子身体寒热的分布:
上焦有热:这个孩子很明显是上焦有火的症状,上焦就是指我们人体的上部,特别是头面部集中比较多。
体质虚寒:这个妈妈的判断很正确,孩子的舌头是淡白的,是虚证的表现,舌苔白稍腻,多集中在舌头的中间,是身体有寒且脾胃有积滞的表现。
总的来说,就是这个孩子本质是体质虚寒的,现在脾胃有积滞,而且上焦有热。
这些热都来自于哪里呢?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
1、脾胃积滞,导致郁火
这是很多妈妈都了解的病因,脾胃不好,宝宝容易积食,积食久了就会郁积化热,引起孩子积食上火的症状。
2、脾胃积滞,上下不通,火分布不均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气血、水液运行的枢纽,位于中焦;脾胃积滞,就像一个管道中间塞住了,上焦、下焦不通,心火不能下降到肾处,就会导致热一直郁积在上焦,怎么都下不去,造成很多头面部,或者人体上部的上火症状。
3、体质虚寒引起的虚火
中医有个专业的术语叫“虚阳上浮”,通俗地说就是肾中阳气不足的时候,身体的力量就会减弱,脾对阳气失去固摄的作用,抓不住身体中仅剩的阳气,更容易让这些阳气跑掉、散发出去;这些阳气逃逸人体内部之后散发在人体的表面或上部,因此经常出现皮肤、人体上焦上火的症状,但是内部却是虚的。
那我们应该先解决上火的问题还是消化问题,还是虚寒的问题呢?
无论孩子是脾胃积滞,还是体质虚寒,其实都是与消化有关,是脾胃不好所造成的:脾胃运化能力不足,气血生化不够。
怎么调理,才能既解决上火问题又解决体质虚寒的问题?
就是用《儿童脾胃课》的方法:先消积、后健脾。
1、首先助消化
●控制饮食
脾胃有积滞的孩子,尽量饮食清淡,减少肉、蛋、鱼等等,让肠胃休息,少吃多餐;积食严重的孩子,可以素食几天。认认真真执行“10秒”法和“3招”法。
●食疗、药物助消化
案例中的妈妈,给孩子三星汤+健胃消食片,之后孩子的症状是有好转的,但是看孩子的舌苔还是很厚,说明积食还没解除,应该饮食控制+助消化坚持几天,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如果积食反复,可以考虑保济口服液、太极牌藿香正气口服液,具体的用量用法可以参考我们脾胃课的推荐。
2、消化好时健脾
●忌生冷、寒凉
健脾胃,最怕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清热解毒的“凉茶”、冷饮,还有吃过多的水果,水果吃多了容易生寒湿,对于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水果、酸奶需要减量,或者选择性平、性温的水果,如金桔、菠萝蜜、百香果、牛油果、樱桃等等。不能看孩子上焦很热气,就用很寒凉的药物频繁清热。
●健脾的食疗
陈皮是很好的健脾化湿理气的食材,性味偏温。平时可以用1克陈皮泡水,给孩子一天喝3次。此外,太子参、白术也是很好的健脾食材;平时也可以做一些健脾的食疗,比如番薯糖水、健脾淮山泥、炒莲藕片等等,儿童食疗大全里有很多选择。
3、补充多种维生素
孩子消化不好,也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的吸收,给孩子吃点多种维生素或者善存片,会对烂嘴角、口腔长疮的痊愈有帮助。
体质的虚寒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的,但是方法对了,孩子也会好的很快。下面有一些家长的调理案例给大家参考。千万不要看到热气就不断的清热,这是很多家长、老人经常做错的地方,结果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虚寒底,孩子体质越来越差。
奖:
恭喜下面的家长获奖!请加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