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附苓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
附苓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
患者:杨某
性别:女
年龄:48岁
初诊:年9月15日
主诉:夜间尿频、尿急,甚则点滴而出十天。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因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术后小腹部常隐隐作痛,小便量少而黄。平素有慢性胃炎,体格瘦弱,面色苍黄,畏寒,手足不温,大便溏薄,一日两到三次,纳差。十天前因食用辛辣油腻制品,小便短赤,便后有烧灼感,自行买消炎药口服,饮用较多白开水,效果不佳,反而越发严重,近几日夜间无法入睡,每隔二十分钟有便意,入厕后小便点滴而出,小腹冷痛,排便无力,伴随小腹部坠胀,双侧眼睑下垂明显,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缓。
辨证:脾肾阳虚,邪闭下焦
处方:附苓理中汤
方组:制附片15克茯苓60克党参45克白术45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
剂量:三剂
煎服方法:加水毫升,浸泡一小时,加热至水开,小火煮半小时,至毫升,分三次温服,一日三次,饭后服。
禁忌: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制品,及绿豆制品。
二诊:年9月18日
患者自述服用第二剂药时,小腹部感觉温热舒服,坠胀疼痛感减轻,大便一日两次,稍有成形,白天小便较正常,夜间仍有点滴而出之感,小便色黄,排便次数有所减少,后半夜可卧床休息几小时。无其他不适症状,嘱其按原方再进五剂,观察疗效。
三诊:年9月23日
患者自述服用过程中自觉腹部温热,畏寒减轻,大便一日一次,基本成形,面色红润有光泽,现小便次数明显减少,无下腹部坠胀,夜间睡前小便两到三次,色淡黄,量少,但无点滴而出现象。效不更方,按原方再进三剂,巩固疗效。
四诊:年9月26日
患者电话告知,基本痊愈,慢性胃炎也随之好转,胃口较好,体重增加,小便正常,大便一日一到两次,无其他不适症状。
临床感悟:此患者来诊时虽有湿热下注症状,但相比标实,本虚更为凸显,若采取驱邪攻实之法,恐其正虚不能自复,故用附苓理中汤扶正治本,其邪自出。
作者简介辛昕,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擅长运用针灸及经方治疗:失眠、胃肠消化道疾病、肝胆炎症及结石类疾病、颈肩腰腿疼痛、过敏性皮肤病、血糖血压类疾病、小儿发热及肺炎喘嗽等。医院中医科坐诊。
本文医案为广东省辛昕医生临床运用经方经验
编辑:半夏校对:小鱼刘初一
欢迎各位师友投稿,投稿邮箱
qq.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