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预防治疗 > 你的舌边上有牙齿印吗
你的舌边上有牙齿印吗
本来今天打算介绍厨房里的萝卜的。但是一个朋友发过来的舌诊图让我改变了主意,于是就介绍一下我们的舌头相关的东西吧。
我们大家伸出舌头,拿照镜子观察一下,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舌边布满了痕迹,这就是牙齿印。中医叫做齿痕舌。
那么,为何舌头会有如此多的齿痕呢?
中医认为,这是脾虚、气虚的表现,所谓气虚,大抵可以理解成人体的功能低下,机能未能充分运转,此时,气血运行都迟缓。正常喝水进体内,该利用的利用,利用过后的废物,会随着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而正气不足之人,则无力全部排出,这样多余的水液潴留体内,导致组织水肿,舌头反应最明显,会胖大,并压在牙齿上,时间久了,伸出来,就有齿痕了。有齿痕的人,会正气不足,体内水湿重。这样的人往往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懈怠无力,自汗,动辄气喘,面色淡白,语音低微,头晕耳鸣,舌苔满布,舌质淡白有齿痕,脉弱等症状。
现在气虚之人非常多,严格地讲,我所见过的普通人群,有齿痕舌的人,大约能占到60%左右。我想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缺乏足够的体育运动,而繁琐的日常工作又过于劳累不得休息,导致阳气不足,脾阳虚,无法运化水湿。
而饮食不节,逐渐衰老,病后损伤等,也是气虚的原因之一。
今天给这样的人群,推荐一款补气祛湿的食疗方子,叫山药薏米芡实粥。山药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食物,我认为,它是上天专门为我们调理脾胃准备的厚礼,在补脾的诸多中药里面,我独重药食同源的怀山药。
古代山药被叫做薯蓣,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里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如果把这句话给总结一下的话,它的意思是,山药可以补中益气,后世很多医家都论述过山药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概括了山药的五大功用“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现在我们通常用山药治疗脾胃虚弱、泄泻、体倦、食少、虚汗等病症。现代人在食疗中常将山药煮粥或者用冰糖煨熟后服用,对身体差、肠炎、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
其实,在平时的脾胃调理过程中,我对山药的应用特别多,我自己的体会,超过了其他的补脾中药。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生化之源,我们人体的粮草,都来源于脾胃,所以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有其是在与外邪的作战中,脾胃至关重要。过去老中医诊病,对于危重病人,往往特别重视“胃气”是否还在,如果胃气不在,则往往判断预后不良,而如果胃气尚在,则有很大生机。
而在日常调理中,也是如此,比如孩子的外感,我发现基本都是自己正气不足,无力抵抗外邪导致,所以除了平时要调整正气,在感冒过后,我都会嘱咐孩子家长,给孩子调理几天的脾胃,比如喝两、三天的山药水(用30-50克干怀山药,加1-3克炒鸡内金,熬水喝一天,一天之内喝的水,都是山药水),这样才可以提升体质,防止孩子很快再次遭受外感侵袭。
那么,这个“山药薏米芡实粥”要怎么熬呢?
我们用干怀山药克,如果自己有鲜的怀山药,可以洗干净,不去皮,切片,然后在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放到外面风干,这样再太阳晒也不会变黄了,太阳出来后拿出去晒的,会变黄,这是传统的方法。这种山药片最好自己做,因为现在的药材加工里面,用硫磺熏制是非常普遍的。我们自己按照传统工艺晒,每七公斤会晒成一公斤,而用硫磺熏,则产量会大很多,所以商家乐于硫磺熏。但是,硫磺熏过的山药,对身体不利,所以除非您能买到老字号可靠的干山药,否则我主张自己烘干。另外,注意不要买到木薯片。
然后放入芡实克,芡实又叫鸡头米,有收敛、固肾的作用。再放克薏苡仁。然后,把怀山药、薏苡仁、芡实打成粉末,现在很多超市都有给加工粮食的地方,您除了山药,剩下的食材可以在她们那里买,她们就会给您加工的。
做好以后,服用的方法是:每天一或者两调羹,放入小米,或者大米中,熬粥,每天喝一次,坚持一个月左右,体质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这个食疗方法,对于舌头有齿痕,正气不足的人,是比较适合的,可以健脾祛湿,比较平稳。大家不妨一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