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症状体现 > 嗳气,胃气失和了
嗳气,胃气失和了
嗳气,其实和我们日常所指的连续性打嗝并不是一回事。
打嗝主要是因为膈肌或肋间肌痉挛引起,一般较为短促,且多连续性一打就是一阵不容易停止,而嗳气的声音较为平缓冗长。
当吃饭过饱时,我们通常会感觉胃里有股气会出来,此种情形也被大家称之为“打饱嗝”,实际上这里的饱嗝指的就是嗳气。
嗳气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嗳气如过饱时的饱嗝。
至于病理上的嗳气,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可伴有嗳气的症状。
不过常常还有一类人是处在中间情况,他们并没有什么严重的胃病,但不把那口气吐出来胃就不好受,因此自己会有意识地嗳气。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胃部还没有出现大的病症,也说明胃气失和了,或者也可能是胃部某些病变的前兆,同样须要谨慎对待。
嗳气,实际上是属于中医名词,古时候也成为“噫”,指的是一种胃中浊气上逆,由口而出的病症。
不过日常中,由于它太常见了,所以大家一般都将其当成正常小事看待。
实际上,除去过饱所引起的情况外,其他时候的嗳气都很可能是胃气失和脾胃虚弱的表现。
下面我们就来从中医的角度看看嗳气都可能预示着哪些更为具体的胃部问题。
(1)如果嗳气伴有不消化的腐臭味道,嗳气闷浊恶心,胸脘痞闷,饮食不思,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由饮食潴留胃里过久引起的。暴饮暴食,或吃太多油腻荤腥之类难以消化的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不能及时地消化食物,食物潴留胃中,浊气上逆便产生了嗳气。
(2)如果嗳气频繁,声音比较响亮,还伴随着胸闷、胁肋隐痛、舌苔薄白的症状,那么很可能是肝气犯胃的原因。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患者情志内伤,忧思恼怒而致。
(3)如果嗳气断续,嗳气低弱,而且还带有回呕清水的症状,人的面色晄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无心饮食,那就可能是脾胃虚弱了。
脾胃气虚,运化不了食物,升降功能失调,浊气不降,上逆形成嗳气。
总之,嗳气的发生,轻则说明胃气失和,升降失常;重则就和其他胃部病变相关了。
但要仅凭嗳气来确认具体是什么胃病比较困难,一般需要和其他病症相互结合才可做出判断,不过医院诊断了。
健康养胃小知识
老朋友久别重逢,大家边吃边叙旧,待到兴尽阑珊,面对满桌杯盘狼藉,舒缓地打个饱嗝,然后轻轻拍拍胸脯满足地感叹声:“吃饱了!”这种情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也许还甚为惬意,不过在这可要提醒你一声:饭到七分饱即可,如果吃到嗳气,那就有些太过了。胃病重在防,如果放任自己,早晚这种满足感会让你的胃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