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症状体现 > 养胃有道11种常见胃病之肠易激综合征神
养胃有道11种常见胃病之肠易激综合征神
肠易激综合征
01
肠易激综合征有什么典型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排便后所有症状都会得到缓解,并且常常伴有排便习惯(次数)和大便性状(外观形状、颜色)改变。根据相关权威标准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便秘腹泻交替型和不定型这四大类。
2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
1、胃肠动力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的动力功能紊乱可涉及食管、胃、小肠、大肠、胆囊等多个器官,所以肠易激患者在腹泻便秘的同时常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同时也会出现嗳气、反酸、烧心等症状。
2、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患者的肠粘膜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增高,对(压力)刺激、温度(包括冰水)的刺激、生理刺激(进餐)的反应性更为敏感,所以比常人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腹部不适症状。
3、肠道菌群失调:国内研究显示;粪便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容易增加腹痛腹泻的症状。
4、肠道炎症:一些患者在感染性胃肠炎发生后,肠道黏膜持续存在低度炎症,引起肠道动力异常,从而产生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5、精神:精神状态不佳时,脑肠轴调节就会出现异常,导致内脏的敏感性提高,最终促使改变肠道运动,激活肠道黏膜炎性反应,诱导免疫激活,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腹痛、腹泻症状。
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失眠和神经过敏的患者容易长期反复出现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对治疗肠易激来说,至关重要。
6、饮食:饮食因素是加重或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分为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两种情况。目前被发现的不被耐受的食物高达60多种,研究显示约40%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会对6种及以上的食物产生不耐受的反应。
3
如何自我诊断是否罹患肠易激综合征?
以下是一些诊断鉴别的关键点:
患者至少在诊断前的6个月内出现症状,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3天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
排便后不适症状(腹痛、腹部胀气或腹部膨胀感等)
发作时,具有排便频率的改变(每天﹥3次排便);
发作时,具有大便外观及性状的改变(粪便性状异常:粪便为糊状、稀水样);
主要症状为大便稀溏,硬便或块状便的排便比例小于25%,水样便的排便比例≥25%。
4
按照症状,肠易激综合征如何分门别类?
中医把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脾胃湿热这几个证型。
脾虚湿阻
主症:①大便经常是不成形的;②腹痛总是隐痛,不是特别明显。
次症:①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②精神体力差,胃口不好;③舌质颜色不够红润,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虚弱。
肝郁脾虚
主症:①腹痛的时候就想拉肚子,拉完之后疼痛会减轻,常和情志异常有关;②急躁易怒,总是叹气。
次症:①两胁胀满;②吃的少,易恶心;③脉搏弦细;舌苔淡白,舌体胖大。
脾肾阳虚
主症:①晨起腹痛即泻,尤其是早晨4、5点钟就要起来上厕所;②腹部冷痛,喝温水或者敷暖宝宝就会缓解;③四肢发冷。
次症:①腰膝酸软;②不思饮食;③舌苔淡白,舌质胖大,舌苔感觉特别湿润;脉沉细。
脾胃湿热
主症:①泻泄伴有腹痛;②泄下急迫或拉了感觉没拉干净;③肛门灼热灼痛。
次症:①胸闷,想喝水;②口干口苦;③舌体红、舌苔黄并且厚腻;④脉滑数。
5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
首先必须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结肠息肉病、结肠憩室、小肠肠吸收不良。
其次必须排除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肠道表现,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道及胰腺疾病、妇科病(尤其是盆腔炎)以及慢性铅中毒。
1、慢性细菌性痢疾二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黏液便等肠道症状。慢性细菌性痢疾往往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
2、慢性结肠炎二者均具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便。肠易激综合征上述症状虽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影响全身情况;而慢性结肠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3、慢性胆道疾患慢性胃窦炎、胆石症可使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引起发作性、痉挛性右上腹痛,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痉挛疼痛相似,但慢性胆系疾患疼痛多发生在饱餐之后(尤以脂肪餐)。
4、结肠癌腹痛或腹泻是结肠癌的主要症状,特别是直肠癌除腹痛、腹泻外,常伴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畅等症。这些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很相似。但结肠癌常伴有便血,后期恶性消耗症状明显。
6
哪些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以下是一些治疗肠易激的药物。
1、解痉剂:针对腹痛、腹部不适、肠鸣症状。如匹维溴铵、曲美布汀、山莨菪碱
2、止泻剂:针对腹泻症状,如洛哌丁胺、复方苯乙哌啶、思密达。通过增加肠黏膜对水和离子的吸收,并提高肛门括约肌在休息时的紧张性,可改善腹泻和大便窘迫的症状。
3、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是一种作用于肠道,通过旁分泌对胃肠道动力、分泌、感觉和血液流动起到重要调控的重要脑肠轴神经递质,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雷诺司琼、莫沙必利、替加色罗。
4、益生菌制剂:多种益生菌制剂均能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类似的症状,但对于具体的细菌种属和菌株的研究尚在摸索阶段,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5、抗焦虑和抑郁药物:肠易激患者常常合并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建议进行对症的抗抑郁及焦虑治疗,可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但只推荐短期内使用。
6、肠道抗生素,肠道抗菌素,可显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胀、腹痛及腹泻等症状,而且,这种疗效一直持续到用药后的3个月。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如缺血性肠病、严重腹泻等。
神经官能症1
精神紧张会伤胃吗?
精神紧张,站在医学的角度分析是极易引起胃溃疡的。
精神紧张的情绪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黏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胃液侵蚀胃粘膜,形成溃疡。
2
什么是胃肠神经官能症?
1、功能性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身体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而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疾病;
2、主要表现:各种胃肠道症状(反酸、嗳气、恶心、腹胀等);
3、常伴有功能性症状:如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
4、疾病特点:患者个人感觉症状严重、临床检查正常、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3
胃肠神经官能症到底有哪几种类型?
1、胃肠道神经症——胃肠器官无实质病变,却伴有胃肠道症状:患者检查无异常,但有胃肠道的症状,多因心理因素导致,大多存在焦虑或抑郁等情绪异常。这一类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
2、身心疾病——既有器官实质病变,又有心理因素,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持续存在的实质病变或胃肠道症状易引起患者心理状态异常(紧张、焦虑、抑郁、烦躁等);反之,长期的心理因素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的紊乱,易导致胃肠道实质性的病。
4
什么是梅核气?
梅核气是中医证名,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称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指的是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不影响进食。
不过多数患者在转移注意力后,无此感觉,此症多见于女性;患者常有焦虑急躁和紧张等情绪,并伴有“疑神疑鬼”的心理状态。
5
什么是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以厌食、严重的体重减轻和闭经(女性)为主要表现,但是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的病证。
症状:患者常有神经内分泌失调,表现为闭经、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过低以及贫血、水肿等。
如何诊断:食欲消失或进食后畏惧发胖自行催吐、服用抑制食欲药物或泻药、减少饮食或不吃,进行过度体育活动,胃排空明显延迟等特征表现即为此症。
6
什么是神经性嗳气?
神经性嗳气的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表面上来看是患者企图通过嗳气来解除胃肠充气所造成的腹部不适或饱胀;事实上是由于不自觉地反复吞入大量空气才导致嗳气,这种症状多在别人面前发作,带有癔症色彩。
七分养
专注食疗养胃五十年
好胃,七分靠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