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症状体现 >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
医院中医科俞杰
当患者还有合格不合格的?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举几个例子吧,例子一:在中医门诊上,时不时能碰见这样的患者,一落座还没等大夫开始问诊,就“滔滔不绝”的开始诉说:“大夫,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第4、5腰椎间盘突出;我还有颈椎病,是第4-7节颈椎骨质增生;我还有糖尿病空腹血糖是多少餐后血糖是多少;我有高血压病高压是多少低压是多少;我血脂还高,是低密度脂蛋白高……,这些都是我的化验单、检查报告……。”好“专业”的病人啊:-)。例子二:大夫看病开完中药方子以后,个别病人会坐在位子上或者在门口“仔细研究”半天,然后返回来告诉我:“大夫,我平时容易上火,您的方子里面为什么会有热性的药啊?大夫,我没有便秘,您为什么在方子里给我开“大黄”啊?大夫,我气虚的厉害,方子里您再给我加上“黄芪”吧”。例子三,病人回来复诊,大夫询问服药后感觉如何?回答:还是咳嗽,还是睡眠不好?大夫再仔细询问,才了解到吃药的前几天咳嗽、睡眠症状是明显减轻了的,只是症状好一些后,大夫交代的服中药期间的忌口和注意事项都忘了,又开始熬夜或者没有忍住开始吃冷饮、跟朋友去吃火锅了。看了以上几个例子,您现在应该明白了,去找中医大夫看病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注意事项,只有了解了这些“门道”,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在有限的就医时间里和中医大夫进行更好的医患互动,帮助大夫更准确的诊断病情,最终受益于您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呢?在告诉大家如何做之前,我先来简单聊聊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我们都了解,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各种现代医学各种理化检查结果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后才能作出诊断。这样的好处是对身体局部的问题诊断的比较客观和精细,比如一个以胃痛为主诉的“慢性胃炎”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微生物学检测如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就能对胃炎的部位、程度、性质作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诊断,不足的地方是我们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胃痛的患者症状可以有很大区别,有的人痛多一些,有些人却是胀满多一些,也许患者还合并有睡眠的异常、情绪的异常,这些问题就很难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进行“定位和定性”了。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最大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患者患病后出现的主观症状的信息以及患病后身体整体上出现的各种细微变化的信息,采集这些信息的方式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同样以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为例,通过问诊,中医大夫会仔细的询问患者胃痛的症状,是以痛为主呢,还是以胀满为主,痛是刺痛还是隐痛,是灼痛还是冷痛,胃痛位置是上腹部正中位置,还是偏左侧或者右侧,胃痛出现时是喜按压还是按压后疼痛加重,疼痛与情绪有无关系,是否伴有反酸,疼痛与进食以及食物的寒热性质有无关系、胃痛与情绪的关系、与睡眠的关系、大便是否异常等等信息;通过望诊,会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偏黄色偏青色还是偏红色,面部的关泽,舌头的颜色,舌苔的颜色、厚薄等等信息;通过闻诊,会收集患者说话声音的强弱、情绪是急躁的、焦虑的还是内向的、抑郁的,患者说话时是否有异常口气等等信息;通过切诊,会收集患者在寸口脉六个部位脉象上的“浮、沉、滑、涩、大、小、数、缓”等等变化的信息以及通过触诊收集与胃痛相关的经络状态的信息。综合以上“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信息,甚至于再结合看病当时、当地的气候信息、地理信息等,判断引起患者胃痛的关键环节与疾病的性质,比如是“肝胃不和”、“胃阳不足”还是“胃阴不足”等等,疾病是“寒性”的、“热性的”还是“寒热错杂”?然后针对性的以中药、针灸对引起疾病的关键环节来进行治疗。
又比如,现代医学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这个典型症状外,现代医学的诊断必须有X线片、CT、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定位定性,作出最后的诊断。中医自古没有“腰椎间盘”这个名词,没有这个名词并不代表传统中医对这个疾病没有认识,中医看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外诊内”,就是说可以通过身体体表我们观察得到检查得到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身体内部的疾病。这个“以外诊内”不是胡乱的瞎猜,而是建立在系统的经络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中医认为经络是联络人体上、下、内、外的一个网络系统,经络系统既可以通行气血(这里的气血可以理解为能量和能量的物质基础);又可以反映病症,也就是说内部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还可以通过分布于体表的经络来治疗身体内部的疾病,因为通过经络系统人体内外是相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或者麻木,中医是怎么认识的呢?中医经络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不通则痛、不通则麻”,也就是说疼痛、麻木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经络内发生气血运行的淤堵而出现的症状,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张腰部和下肢后侧、外侧经络运行图片,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朋友们看看,是否疼痛或者麻木的部位与经络循行的路线非常相近?
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通过问诊确定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或者麻木的位置,还需要通过问诊收集以下信息:比如腰痛是以疼痛为主还是以酸痛为主还是以胀痛为主?疾病的起因是什么?是否有外伤是否有受寒湿的病史?患者的职业特点,是否有久坐、弯腰工作等腰部长期劳损史?是否伴有怕冷或怕风症状?是否伴有口苦或者情绪的异常?是否伴见有性功能或者二便的异常?等等;通过望诊,观察患者是否伴有活动受限,是弯腰困难还是转身困难?患者体型是强壮还是瘦弱,行走时的体位,上下床的体位等等信息;通过闻诊,收集患者说话声音强弱等信息;通过切诊,除了脉诊收集患者脉象的信息外,重点是通过经络触诊,收集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经络的状态、淤堵发生的部位等等信息。最后,综合以上“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信息,针对性的用中药、针灸或者刀针疗法进行治疗。有不了解中医的朋友会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你们中医不处理“突出的腰椎间盘”,这个病怎么会好呢?我可否问您一个问题?现代医学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一定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吗?六十岁以上人群中,核磁共振检查至少有一半的人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变化,为什么大多数人却没有症状?为什么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没有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仅仅是通过理疗、按摩、针灸、中药等治疗症状逐渐缓解和消失了,可为什么复查核磁共振片子却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大多还在那里?其实,“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一样,是我们人体组织器官的一种正常老化的表现,只不过它们刺激压迫到神经血管脊髓了,就会引起症状,如果能通过保守治疗,在疾病还没有发展到非常严重的时候就“驯服”它们,让它们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应该待的地方,与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和平友好共处”,是否比“对抗性”的切除它们、然后在切除它们同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好呢?更何况,今天切除了这节“突出的椎间盘”,能保证数年之后相邻的椎间盘因为承担了被切除了的椎间盘的那部分负担而“不堪重负”也会出事呢?
此外,中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问题可以引起整体的变化,比如很多胃不好的患者,大都伴有睡眠的问题,像入眠困难、梦多、睡眠浅、容易早醒等等,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嘛。所以这才是我们许多好点的中医,都会在给患者看病开方后,会交代患者需要饮食忌口等注意事项,如果您的睡眠不好与“胃不和”有关,吃药的同时还无视医生的提醒,该吃啥吃啥,肯定会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的。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如何当一名好的中医患者了的吧,下面我对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医患者进行一个总结:
首先,看病前的准备工作。
1大多数中医大夫尤其是水平比较好的大夫病人都比较多,现在除了少数高端中医诊所外,一般留给每一位患者就诊的时间有限,您需要把自己难受的症状好好想想,结合自己“吃喝拉撒睡”情况,选出1-3个最难受的症状告诉大夫,并且告诉大夫这些明显的不舒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样情况下会加重。好的大夫就会顺着这些线索,结合“望闻问切”过程会针对性的问您一些问题的。不宜见到大夫,恨不得什么都想告诉大夫,结果一紧张半天都没有说到自己最主要的问题。如果记忆力不好,可以提前在一张纸上面,言简意赅的记录下自己的不舒服情况,回头给大夫参考。
顺便多说几句,中医认为,我们日常的“吃喝拉撒睡”里面隐藏了许多疾病的信息,比如胃口如何,饭点前是否有饥饿感,饭后是否有不适症状,平时喜欢凉的饮食还是热的饮食;出汗的情况,是否稍活动就大汗,是否有夜间盗汗;是否容易乏力;睡眠入眠情况,睡眠的质量如何,是否梦多,是否睡眠浅,是否半夜容易醒,是否容易早醒,是否嗜睡,第二天晨起精力如何;大便是否每日1-2次,排便是否顺畅,大便是成形便还是便溏还是稀便,是否容易拉肚子,大便是否粘滞(冲厕后马桶内是否有大便痕迹,手纸是否需要2张以上),大便颜色大多数情况下是否为黄色(正常),颜色是否为酱色、褐色、绿色、黑色,是否有粘液样便、便血等等;小便是否感觉尿频、夜尿频或者尿少,小便是否有异常的热感或者涩感、小便时是否有尿道疼痛或者小腹的疼痛,排尿是否顺畅,是否有排尿等待或者排不尽的感觉、是否憋尿困难等等。这些都需要您看中医前回顾一下,是否有因此而明显困扰您的症状,如果有可以就医时告诉大夫。
2提前到诊室门口等待,最好能在就医前让自己平静片刻,否则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脉象和面色都会有假象的;看中医前最好不要喝热水、冷饮、牛奶、豆浆、果汁等容易改变舌头和舌苔颜色的饮料;女同志来看中医面部最好不要化妆。
3您平时做的各种西医的理化检查结果可以带上,供大夫参考,记住了,好的中医大夫一定是参考西医化验和检查结果而已,而不是根据这些个检查结果来处方用药的。所以,文章中第一个例子,应该是“久病成医”的老患者,现在网络资讯发达,有些患者非常“好学”,去医院前已经把相关资料都学习过了,作为了解下自己的疾病无可厚非,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大夫都不建议您“自己诊断”甚至于干扰到大夫的诊断与治疗,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信得过的“专业人士”为好。
二、与大夫的沟通
与大夫的沟通,前面其实已经说到了,就是一定要挑最主要最难受的症状告诉大夫,我们中医称之为“主症”,有些临床经验丰富的大夫,单单凭借“主症”就基本可以判断出您的疾病所在。不宜好不容易见到大夫,倾诉个不停,反而会干扰到大夫的诊断过程。好的中医一般是这样的,根据您的主症,会在“望闻问切”的同时,顺藤摸瓜的问您一些问题的,根据大夫的询问,您再进行回答就好了。
关于复诊,也就是复查,您怎么与大夫沟通呢?需要您在服药期间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