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病因探究 > 夏秋之交湿气盛,湿气重了会发胖
夏秋之交湿气盛,湿气重了会发胖
导读
中医将一年分为五个季节,除春、夏、秋、冬外,还有一个长夏。长夏是指夏季末、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大约是在阴历7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长夏处于夏秋之交,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时期。
湿气的症状
一、是湿邪侵犯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舌苔白腻等;
二、是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易侵犯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或四肢酸痛;
三、是由于湿性黏滞,还可出现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异常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
四、是有些人喝口水都发胖,有些人怎么减肥都瘦不下来,原因大家都知道了,有种胖叫虚胖,这是湿气重导致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你体内的湿气,是如何一步步化成脂肪,让你变成胖子的。
湿气是如何形成的呢?
身体里,有两个管理水的脏器,一个是肾脏,一个是脾脏。肾脏喜欢水,而脾脏讨厌水,喜欢干燥。
肾阳能和食物营养起反应,产生体温热量,将水蒸发向上蒸腾,是肾的能力,让水份能分布全身。说完了肾,现在该说说脾了。脾会主管肠胃,将体内的水份吸收进血液里,血液再将这些水分运回肾脏,部分水分被制成了尿液,于是这样,形成了体液的循环。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肾和脾的力量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如果脾虚了呢?
那么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湿气会在体内大量地堆积起来,舌头也会被水湿泡得又大又肿,覆盖着又厚又白的舌苔,边缘还有齿痕,这些水湿通常爱堆积在下身腹部、腿部,它们和脂肪混在一起,让人看上去更胖、更胖、更胖,拉出的大便里也有大量的水湿,也就是拉稀,便溏,大便不成形。
这些水湿堆积起来很快,一些减肥方子,采用利尿的方法加大身体排水能力,能够快速见效,但治标不治本,一旦停药,又会反弹,而且对健康不利,让人免疫力降低,动不动就感冒。
其实,你吐的痰和你肚子上的肥肉是一类东西
湿气是脾虚产生的,身体平时有个存放湿气的地方,就是肺脏,中医说:“痰由脾生,由肺贮。”
湿气存放在肺里,形成了痰,充斥在每一个肺泡里,但肺吸进来的空气,能将痰蒸发气化掉,再随着呼气排出体内,这个过程称为气化。
湿气和脂肪可是亲戚,中医里都称为痰湿,同样它们都是肺气气化的猎物。肺气充斥着全身,气越足,气化掉体内湿气越快;肺气进入血液,混合成气血,气血越足,越能将脂肪气化燃烧掉。
说到这里,减肥的胖子,你知道你们犯了多大的错误吗?
胖子一般有脾虚、气血虚等症状,若将他们体内脂肪抽出来,其他骨瘦如柴。斤胖子=70斤脂肪+70斤骨血肉,这么虚的身体,产生的气,面对强势的脂肪,如何化的了?
体虚的胖子,却往往一来就又节食,又运动化脂,给虚弱的身体做减法,正确的做法是增补,身体的加法和化脂的减法一起做。只做减法,最终减出更多的病来,减肥仍不见成效,只有好好地调理脾胃、增补气血,才能真正瘦身成功。
食疗祛湿
1、四神汤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是由,莲子,山药,茯苓(言鼎记四神汤还加了薏仁)效果更佳。此汤水对人体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功效。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不好就会导致营养无法吸收,代谢垃圾与水湿无法排出,所以会导致瘦人因无法吸收而面黄肌瘦以及气血不足,而胖人因无法排出水湿以及代谢垃圾而喝凉水都长胖,因此四神汤不仅适合胖人,也适合很瘦的人。(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可见祛湿需要长期的坚持,也可以加泡脚和祛湿茶一起坚持调理)。
2、鱼胶+白扁豆+薏仁
“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也是最好的补脾除湿的理想食物。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鱼胶具有活血、补血、止血、御寒祛湿等功效,所以这三样一起炖食,健脾祛湿效果极佳。
言鼎记——隶属于新加坡safebest公司,专注于中国食疗健康养生行业,是食品安全的维护者、倡导者、传播者。只为消费者提供可靠更放心、更天然、更安全的健康养生食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