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舌苔异常 > 症状体现 > 第一讲堂药店必学看舌辨症事半功倍

第一讲堂药店必学看舌辨症事半功倍



一个健康的人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概述

看诊时常需要看舌头,称之为观“舌象”,许多疾病可从“舌象”上表露出来。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舌苔以及舌的形态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肉组织。舌体又包括看舌色、形态及动态,以知脏腑虚实、气血之盛衰。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舌苔又包括苔色和苔质,以分析病邪的深浅和邪正的消长。

舌的形态:是指舌在口腔中的位置、大小、厚薄。观舌的动态主要是看舌本身的老嫩、胖瘦、软硬、伸缩、芒刺、裂纹、歪斜与震颤等表象。

观舌象

观察“舌象”可在自然光线下,舌头自然伸出(注意不要太用力),用一面镜子照看,也可由身边人代为察看。

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津液润泽,说明此人身体健康。

淡白舌:一般为气血亏损或虚寒体质,多见于大病之后、久病之后或者先天不足的人。

舌质红绛:多为热证,发烧时常见这种舌色。

舌边红→热在表,如感冒、麻疹;

全舌深红→热已入里,病情较重;

舌尖红→心火太盛,多见心烦失眠等表现;

舌边红→肝胆火盛,多见急躁易怒;

舌中红→胃火太盛,常有烧心泛酸等表现。

舌质红绛,同时舌体瘦小:多为阴虚内热的表现,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肺结核等病人。

青舌:全舌呈均匀青色为寒证,多见于胸腹剧痛时,如胆道蛔虫、心绞痛、肠梗阻。

紫舌:紫舌或舌的局部见到青紫色斑块或淤点,在现代人中多见于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病人;嗜烟酗酒者因为火毒内蕴,阻塞经脉,也常见紫舌。

舌体胀胖:多与痰、湿、热、毒有关。

舌体瘦小、干瘪:多为阴血亏,虚火旺。

舌伸长吐露唇外:称为“吐舌”,多见婴幼儿心脾有热。

舌色红绛短缩:多为痰湿内阻。

舌体软缩,伸张无力:多为气血两虚,阴液亏损,筋脉失养。

舌色、苔色均淡而白:多属气虚。

舌色淡白且舌胖,并有畏寒:多属阳虚。

舌色很淡:多属血虚,可用养血补血药。

若舌色很红,舌面光滑,无舌苔:多属阴虚,可用滋阴药。

观“舌象”之前,必须要了解正常“舌象”,任何异常“舌象”都是在正常状态下随病邪的性质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当然,“舌象”只是以一个方面反映身体某部分的状况,仅作为参考。如果要用药还须进一步诊断,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辨证施治,以取得良好效果。

链接:危重症的舌象

病情发展到危重阶段,患者体内脏腑气机紊乱,阴阳气血精津告竭,作为疾病外征的舌象也常有特殊的形、色变化,称为危重舌象。总结前人审察危重舌象的经验如下:

猪腰舌:舌如去膜的猪腰,多见于热病伤阴,胃气将绝,主病危。

镜面舌:舌深绛而光亮如镜,主胃气、胃阴枯涸;舌色枯白如镜,毫无血色,也称枯白舌,主营血大亏,阳气将脱,均为病危难治之症。

砂皮舌:舌糙刺如砂皮,或干燥枯裂,主津液枯竭,病危。

干荔舌:舌敛束而无津,形如干荔肉,主病津枯热炽,病危。

火柿舌:舌如火柿色,或紫色而干晦如猪肝色,主内脏败坏,病危。

赭黑舌:舌质色赭带黑,主肾阴将绝,病危。

瘦薄无苔舌: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属胃气将绝,难治。

囊缩卷舌:舌体卷缩,且阴囊缩入,属厥阴气绝,难治。

语謇强直舌:舌本强直,转动不灵,且语言謇涩,难治。

蓝舌或白舌: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点、糜点,主病危重难治。

查舌苔

舌苔指的是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薄垢,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所生,而胃气为一身气血的原动力。舌苔则能反映胃中津液与消化的情况,察苔主要观察的是舌苔的颜色、薄厚、润燥、腐腻、剥落等变化。

苔色主要有白、黄、灰、黑四种。

白苔主表证和寒证,病情较轻。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

灰苔多为里证。

黑苔多为重证。

而健康人的舌苔多为薄白津润。

正常人有一层津润薄白苔,而厚苔或少苔、剥苔都是疾病的表现。

舌面有苔但部分剥落:表明胃气或胃阴受损,也见于维生素缺乏之时。

苔腻:说明有痰湿,古书上说“怪病多由痰作祟”,需要加以重视。

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如豆腐渣样叫腐苔,这是食积胃肠的表现。

舌苔中间有小块空白处:表示体内缺乏营养,睡液分泌减少所致。

舌的两侧边缘出现青紫色条纹或形状不规则的黑斑、瘀点:常见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子宫功能性出血,也可能是早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少数人可能是肝癌的症状。

光剥苔: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

苔燥:说明人体津液受损,某些糖尿病人可以见到。

苔滑:说明水液积聚,常见于肾病,往往伴有水肿、腹胀、恶心、眩晕。

在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统一的,其主病是两者的综合。例如,内有实热则多见苔黄舌红;内有虚寒则多见苔白舌淡;热邪内盛,津液耗损则苔干燥;寒湿内停,水津上泛则苔滑润。但是,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人体脏腑气血与病邪之间的复杂变化,临床上也会见到病人的舌质与舌苔不相一致的情况,但只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也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需要在临床中长期观察。

对症配方事半功倍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看舌头,可分辨体内的虚实寒热,对指导治疗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舌苔黄、舌质红

舌苔黄舌质红多是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急烦躁、失眠多梦: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

用法用量:泡水,当茶每日频饮。

睡眠不好:百合、莲子心、枣仁。

用法用量:煮粥。

口舌生疮:野菊花

用法用量:60克野菊花,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

膀胱湿热:白茅根、瞿麦、扁蓄。

用法用量: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大黄。

用法用量: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

(提醒: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中医认为,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伴有大便干结:冬凌草、大黄

用法用量:煎煮,每日当茶饮。

(提醒: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

肺经有热,伴咽干肿痛:胖大海、麦冬、菊花

用法用量:泡茶。

(提醒: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2舌苔厚腻、舌质淡

舌苔厚腻、舌质淡多为痰浊食积。这种情况多由于饮食过量,或过食油腻食品而致;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功能不足,也会出现这种舌苔。

厚腻苔,伴有腹胀消化:炒二丑15克,山楂20克,神曲15克,炒麦芽30克。

用法用量:上方煎水喝。

(提醒:年老体弱脾胃功能差者,可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党参、黄芪,以强健脾胃。孩子出现这种舌苔时,可以服“保赤丸”等药导滞消积。)

3舌红、少苔

舌红少苔为阴虚,在人群中多见。除了舌红、少苔,多还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发热、虚烦不安等证。

舌红少苔,肺阴虚:冬花、百合、麦冬、川贝。

用法用量: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各30克切碎,煮浓汁。去渣后加入雪梨克、冰糖50克、蜂蜜克,小火熬成膏,每日温开水冲服三次。

4舌质鲜红、无苔

舌质鲜红、无舌苔,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症见胃酸分泌少,病人食欲差,大便干燥,口干较重等。

萎缩性胃炎:鲜山楂(或鲜乌梅)

用法用量:用克鲜山楂(或鲜乌梅)煮烂后去核,加克蜂蜜,小火熬成膏,每日温开水冲服。

萎缩性胃炎,伴大便干燥:生首乌、决明。

用法用量:可用生首乌30克,炒决明20克,每日煎水喝。

5舌质淡白

舌质偏于淡白多属气血两虚。气血两虚的人一般伴有乏力心慌、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中注意用补气药,同时要兼顾补血。

舌质淡白、气血两虚:补中益气丸、复方阿胶浆。

用法用量:按疗程使用。

舌质淡白、血虚:龙眼肉、山药、大枣。

用法用量:将龙眼肉、山药、白扁豆、大枣与粳米一同煮粥喝。

6地图舌、镜面舌

地图舌和镜面舌多见于经常发烧、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泄泻等疾病,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多饮或腹胀等。这类病人在生活调理方面,切忌过用滋补及肥甘油腻食品。可多食豆浆和新鲜易消化的蔬菜,如香菇、黄瓜、番茄、白萝卜等,也可用西瓜、苹果、梨、甘蔗等水果榨汁喝。

地图舌、镜面舌:莲子、百合

用法用量:早晚煮粥时加入适量鲜山药、莲子、百合,即可。

(备注:缺少胃酸的人可加适量山楂。)

7舌体胖大、有齿痕

舌体胖大、舌质淡,周边有齿痕,多见于脾气虚或阳虚体内有湿的人。脾胃虚弱者会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气虚症状,饮食上要有规律,少吃多餐,不吃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使脾胃功能得以休养,慢慢恢复。

脾胃虚、大便溏泻:香砂六君子丸。

舌边常年有齿痕:薏米、山药。

用法用量:薏米仁60克,山药60克,大米克,红枣9枚,同煮为粥。

互动答题

1.下列哪一种舌象为正常舌()

A红舌

B淡红舌

C淡白舌

D紫舌

E猪腰舌

2.主气血两亏的舌色是()

A降舌

B淡红舌

C紫舌

D淡白舌

E红舌

3.紫舌的主病是()

A气滞

B血瘀

C痰凝

D津亏

E中毒

4.舌苔淡黄而湿润,多见于()

A湿热证

B风寒化热证

C阳虚水湿不化证

D痰热内盛证

E食积

5.舌体肿胀,青紫晦暗者是:()

A气血壅滞,将要发斑

B心脾有热

C邪热挟酒毒上攻

D中毒

E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









































秋冬季的养生蔬菜木耳菜
说腰椎间盘突出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zigi.com/zztx/2026.html